
北京传统民间玩具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举行
1.【第三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10月17日,“第三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设计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举办。本届展览以“时尚有我 共克时艰”为主题,收到全国投稿作品近2000件,参展作品175件(组),作品立意新颖、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开幕后举办了主题为“时尚有我 共克时艰”的2020中国战“疫”专题研讨会,出席开幕式的专家以及全国各高等院校嘉宾代表和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围绕主题与时装画的功能、形式和作用展开讨论。
第三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开幕式现场(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
2.【北京传统民间玩具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举行】10月15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北京传统民间玩具传承人才培养”开班仪式成功举行,开班仪式由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尹航主持。北京传统玩具是北京的传统名片,那些老北京悠扬的呢哨、威武的兔儿爷不应该只留存于老北京的记忆中,而是应该真正地与今天的社会有所关联。
北京传统民间玩具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嘉宾与学员合影(图片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3.【卡迈勒·梅隆赫画廊巴黎新空间即将揭幕】10月21日,卡迈勒·梅隆赫画廊的第五个空间正式揭幕,这里将主要呈现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作品。空间的设计是卡迈勒·梅隆赫与法国传奇建筑设计师皮埃尔·约瓦诺维奇(Pierre Yovanovitch)第三次合作的成果。开幕展将由法国艺术家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和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携手,呈现一个专为这里构想的震撼人心的场域特定计划。
卡迈勒·梅隆赫画廊巴黎新空间(图片来源:卡迈勒·梅隆赫画廊)
1.【王一川:数字全球化时代的美育模型】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前美育应当正视数字化生存或数字全球化时代的新问题。作者在言语沟通六要素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数字全球化时代美育模型,这个美育模型显示,当前数字全球化时代美育正发生一系列新变化,特别是高度数字化,也即注重虚拟化、规训化、隔绝化或孤独化等,这对于以往美育方式的面对面现场感、共在感、亲密感及相互交流等构成拆解,从而导致新矛盾产生。美育过程会更经常面对亲密感与疏离感的交织、自由感与规训感的结合、愉悦感与恐惧感的交融等多种情形。由此作者对高校美育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强化美育分层教育,突出隔离或半隔离状态下学生间共存及共同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和开发数字化资源去实施高校美育,重视信仰教育及灵魂养成资源的当代意义。
原文载于《美育学刊》,第2020年05期
Team Lab展览现场(图片来源:VOICER)
2.【边鹏:穿越世纪的游行——一幅近代上海年画图像的生成与释读】边鹏: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上海通商庆贺总统万岁》长期被认为是反映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商界游行庆祝民国成立的年画,近年学者指出这幅作品是由描绘上海开埠五十周年庆典的《中外通商共庆大放花灯图》改版而来。文章在梳理该年画学术史的基础上,考证版本渊源,补充和纠正前人论断。通过解读同题材晚清画报,阐释报章新闻、石印画报、木版年画等晚清出版媒体对赛灯游行这一上海史重要事件的叙述关系,揭示了该年画图像隐含的历史信息与生成路径,并为研究同类时事年画提供个案示例。
原文载于《美术学报》,2020年第04期
上海小校场石板古年画(图片来源:搜狐网)
3.【魏汉萍等:中国古典舞对道家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运用】魏汉萍: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湖北是荆楚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湖北境内的武当山被称为中国道家文化圣地,孕育了蜚声海内外的道家武术。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尝试将道家武术中独具东方审美的肢体语言与审美表达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应用,创作了原创舞蹈作品《归决》并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文章从道家武术与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共性探讨了“循圆而动”的身体运行方式与“以和为美”的意象表达,进而对中国古典舞“形”与“意”的拓展,以“行圆相生、人剑相合”于“形”、“归而往复、决流不殆”于“意”进行探讨。
原文载于《舞蹈》,2019年02期
《归决》舞蹈剧目演出(图片来源:中舞网)
【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研修导师讲座——许平教授】许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上,许教授以《现代艺术教育中的设计美学漫谈》为题,为学员们详细分析了艺术设计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设计审美问题。许平教授首先给学员搭建起完整而系统的艺术设计审美方面的知识结构,他从艺术设计的七个发展阶段梳理了艺术设计中的审美特点和显著问题——优良工艺设计、理性主义设计、商业主义设计、品牌战略设计、心理产品设计、绿色设计及可持续创新价值设计阶段。许教授指出,当理性的方式与感性的美丽相渗透时,得到的方法就是设计的;形式一旦与生产性要求结合即产生理性主义设计原则。随后,许教授提出了“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话题,引导学员思考手工精神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他与学员分享理查德•桑内特的名言:人类手工经验的全部精髓在于一种因“公共性”生产身份而自豪的意识,一种因“隐蔽性”知识传授与分享的乐趣;一种因“完美性”的执着而人格化的职业精神。许平教授认为这些都是未来设计师极为重要的人文品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平(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