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壹基金再次发起“人人来减灾”主题倡导活动,联合数百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互联网平台等伙伴,通过多种线上线下实践、倡导活动,向公众传播基础应急知识,普及应急包的重要性以及应急物资准备清单,提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防灾减灾的核心意义是尊重生命。灾害救助是壹基金的核心业务。从灾前的减灾备灾、灾时的应急响应到灾后重建,壹基金搭建了灾害周期全链条工作机制和针对性的项目。“壹基金紧急救灾计划”以“掌握规律、提前备灾、联合行动、快速救援”为策略,建设属地化社会力量灾害应急机制。在日常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壹基金联动各地公益伙伴在学校开展“儿童平安计划”、在城乡社区开展“安全家园计划”,以提升学生、学校和社区的减灾能力。在灾后重建中,以减灾为核心,创建韧性家园。
走进社区 一起做“第一响应人”
“前年我们这儿就发生过溺水事件,我们社区救援队新增了一个任务,(巡逻时)看有没有小朋友在河里洗澡,有没有老百姓在网鱼……” 文继陶是村里一名普通的农民,在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落地村里后,他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救援队队员。从那天开始,除了日常的劳作,他开始巡山、看水,观察村里各处的安全风险,防止意外发生。
“本地社区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救与互救,可以减轻人员伤亡和降低损失。”壹基金的工作人员说道。自发起至2023年底,“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已在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51个村(社区)落地实施,培养志愿者救援队队员超3万名,累计惠及社区居民468万余人。
为了推动并支持更多普通人学习应急技能,“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除了支持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发展,还与滴滴公益一起,在深圳、太原落地“滴滴公益救援队”项目,培养网约车从业者成为社会应急救援队员。
5月7-11日,“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开展教官培训,来自全国的30多名志愿者参与培训,并为“老兵守护家园项目”应急志愿者提供了基础应急技能培训。5月11日,陕西省汉阴县壹基金安全家园公益项目启动仪式暨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举行,30支社区志愿者救援队代表参与……此外,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联合全国超百家社会组织伙伴参与倡导活动,并将活动从5月持续至6月(安全生产月),先后组织了3场直播活动,邀请多名参与过一线灾害救援的救援队伙伴和专家一起,分享救灾救援真实案例、讲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家庭备灾议题。
走进校园 培养“少年急救官”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联合全国上百家社会组织伙伴,协同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开展生存训练营活动139场,包括AED的使用、毛毯担架、家具防倾倒、结绳、腹部冲击法、千斤顶救援等游戏和活动,提升儿童自救互救能力。
“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开始于2013年雅安地震,从自然灾害的教育开始逐步到儿童的日常风险防范,包括地震、火灾、交通和溺水等主题。有别于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禁令式、基于免责的安全教育,“儿童平安计划”更加侧重于提升儿童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做到有趣与有效相结合。自发起至2023年底,该计划通过支持社会组织、社会救援队、企业员工等社会力量,在学校和社区运用体验、参与式教学方法,赋能志愿者和教师开展安全教育,累计帮助超过379万人次儿童提升儿童应对风险的能力。
由壹基金承办的“少年急救官”项目,旨在用创新的安全教育来立德树人,从小培育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能力。截至2024年4月30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400个地级和县级行政区划的新联会主动参与“少年急救官”公益活动。
社会力量共同守护社区安全
5月10日,壹基金携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爱心企业等各方召开了科技助力社区韧性数字备灾联合行动启动会,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连接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推动备灾及灾后建设工作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壹基金联合公益组织共同发起“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探索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组织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在河南等受灾地区开展“安全家园·老牛生命学堂”社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及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引入考核机制,发展专业应急救援团队,提升社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能力。
2024壹基金“人人来减灾”主题倡导活动,得到了众多公益平台和爱心企业的支持,共同为传播倡导防灾减灾理念助力。未来,壹基金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开展“人人来减灾”公众倡导活动,深入城乡社区、学校、沿街店铺、广场公园、交通场站、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开展各类形式丰富的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提升公众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