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服务业正在从产品驱动到赋能企业的大跨越中。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发展的跨国企业之一,施耐德电气连续第四年参加服贸会,为中国用户带来服务创新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随着新一轮数字经济浪潮涌现,数字技术正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赋能实体经济加速迈向转型升级。”前来参展的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中压及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说。
两化协同,服务转型不断加快
进入“十四五”,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和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数实融合不断深入。与此同时,以双碳目标为指引,以“1+N”政策体系以及各行业绿色转型的具体行动方案为支撑,绿色低碳发展正从理念走向实践。数字化、绿色化,正是推动服务从围绕产品提供服务,升级到通过服务创新来培育和激活企业发展动能的转型进程不断加快的两大内生因素。
然而,中国仍有大量企业缺少减碳的整体思路和能力,急需经验分享和技术支持。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曾对来自10多个行业的上百家企业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企业表示需要借助外力支持。
数字化和绿色化既是企业面临的艰巨挑战,也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要想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企业就必须找到培育和激活新发展动能的关键钥匙 ----这就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赋能。
在本次服贸会上,施耐德电气发布了“1+3”服务创新成果,包括“1大服务体系+3大服务业务落地实践”,从全生命周期帮助客户,赋能企业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的加速平稳落地。
作为一家拥有近200年历史的全球企业,施耐德电气历经四次转型,已从钢铁工业企业转变为拥有软硬件一体化技术的“数字化专家”,将IT技术与OT经验融合,为工业、楼宇、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多个关键行业转型提供支持和服务。如今,施耐德电气总营收中有50%以上来自数字化相关业务。
施耐德电气四进服贸会,从最初的咨询起步,到如今三位一体构建全方位服务差异化,以及“打造全生命周期运营专家”的愿景,正是服务转型的有力印证,也是服务升级的完整缩影。
从新技术到新模式,服务创新层出不穷
以数字技术为驱动,以绿色低碳为支撑,创新不断的“中国服务”,正在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技术催生新运用。智能会议总结、快速预订差旅、自动撰写调研报告……大语言模型技术正在重塑智能办公的过程;给物理工厂配上“数字工厂”,为未来企业智能制造奠定坚实基础……数字工程孪生技术正在改写企业发展的新范式。此次服贸会上施耐德电气亮相的ETAP全新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通过“一站式能源管理平台”为电气系统搭建了从设计、建造、运营到维护的虚拟模型,并提供全面分析,以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能力,助力提高生产力、协作能力和效率。该平台还与AVEVA等软件搭建的“工业数字孪生”协同,赋能产业增效降碳。
新模式解决老问题。在本届服贸会上,施耐德电气宣布首个EcoFit™适配改造能力示范中心成立,为本土企业“绿色焕新”提供强大支撑,创造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EcoFit™适配改造能力示范中心
存量工业和电气设备改造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然而,设备改造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源服务业务总经理杨平看来,有四大难题:一是空间,原来的设备在新建阶段已经固化,不能移动,新的设备也不容易进去;二是时间,原来的设备都处于全负荷生产状态,断电一分钟都难,想改造更难;三是资金,设备在运维阶段每年的费用是有限的,投入到改造就更少了;四是结构,新设备如何跟老设备匹配,降低对企业生产的停滞。
面对这种需求,施耐德电气基于过去丰富的经验,提出了适配改造服务的新思路,在降低空间、时间、资金和结构限制的情况下,从局部一步步实现设备改造,提升整个系统性能的同时,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施耐德这次在厦门落成的EcoFit™适配改造能力中心,为老化的工业和电气设备提供备件供应、降低维护成本、减少设备老化磨损、实现系统扩容升级等,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达65%的成本节约。
在本届服贸会上,施耐德电气与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达成了协议,与重庆大学、上海电力大学正式签署达成校企合作的战略协议,开启了政企合作、校企合作,与生态伙伴共探服务业务的创新机遇。
新技术的涌现、新业态的兴起、新模式的出现,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服务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为服务业不仅赋能产品,更是激发企业整体发展活力带来更多的助力和惊喜。
“服务+”释放更多活力
创新发展的中国服务,在“科技范儿”加持下,在“绿意盎然”氛围里,正在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中,释放着更多活力。
推动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光电模组出货量第一的全球光电领域头部企业,舜宇光学的厂区用电量大且负荷高,对用电的连续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严苛,原始电力设备不仅有运行风险,还给运维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经济利益直接关联。按照舜宇光学现在的生产规模估算,一旦生产设备停摆,造成的损失将在千万级别。因此,稳定供应能源、提升电能质量、优化运维效果以及预测性设备维护成为舜宇光学在电力系统优化升级工作中的抓手。
基于 EcoStruxure™ 架构与平台,施耐德电气为舜宇光学提供了从咨询、运维到后期维保检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及中低压一体化、软硬件一体化、运管维一体化三个一体化能力为核心的数字配电解决方案,而正是这样完备的服务和落地解决方案,保障了舜宇光学生产电力的稳定供应,为高质量产品生产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服务业跟现代农业的融合,也结出了更多神奇的果实。
卢旺达咖啡以往要经过多级批发商,才能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世界电子贸易平台落地后,卢旺达咖啡登上中国的电商平台,咖农每卖出一公斤咖啡就可多赚4美元,中国消费者也能品尝到优质咖啡——数字化交易通过省去中间环节,造福了各国普通民众。
很多年轻人的早晨,是从一杯咖啡开始的。雀巢Nescafé Toluca工厂是全球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厂,负责雀巢60%速溶咖啡的生产,但是也面临着计划外停机的问题,一次计划外停机所造成的损失可达每小时5.2万美元。施耐德电气通过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提高了可靠性,以及预测性维护和更低的总拥有成本,助力雀巢生产一杯可以信赖的咖啡。
如果说“服务+行业”是在垂直领域进行的创新,那“服务+场景”就是在平行领域进行的拓展。
施耐德电气在本次服贸会上发布全新服务体系,聚焦电气安全、电能质量、敏捷智造、能效双碳4大场景,提供EcoConsult咨询服务、EcoCare运维服务和EcoFit™适配改造服务,协同服务伙伴,从全生命周期赋能企业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的加速和落地。
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服务+场景”,在加速服务转型升级进程中,需要先行者赋能。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将基于深厚经验,以领先软件和全程服务,并继续携手各界生态伙伴,赋能中国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徐韶峰说。
未来已来。“中国服务”由产品驱动向服务赋能的转型,在先行者引领下,在企业的实践中,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在以一种稳定而又不可阻挡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石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