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大英博物馆 现代主义 雅克·路易·大卫 沈周
1.【故宫博物院展出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列女图》宋摹本】近日,“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一期)”在故宫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从院藏人物画中,选取55件/套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按照画面的人物身份和时代顺序予以展示。其中,既有开国立邦、施行仁政的帝王;也有功业赫赫、大节凛然的文臣武将;亦有为家国作出贡献的伟大女性等。自古人物画就因其劝诫教化的社会功能和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产生和成熟,不仅早于山水画、花鸟画,而且,中国早期绘画史上的名家巨匠无不是人物画家,如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同时,这些作品也成为我们了解和探究古人思想情趣、生活状态的形象而生动的史料。
“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海报
图片来源:美术报
2.【中国水彩名家学术邀请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5月1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美术馆承办,山东水彩画院、山东水彩画会协办的“水彩与新时代”中国水彩名家学术邀请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作为“水彩与新时代”中国水彩泰山学术论坛暨中国水彩名家学术邀请展的一部分,展出的是新时代以来部分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及一部分全国优秀水彩画家创作的128件水彩画作品,这些作品遵循艺术规律,深入生活,记录了时代的风采,塑造了人民形象,基本呈现了中国水彩画家近两年来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成果。
“水彩与新时代”中国水彩名家学术邀请展海报
图片来源:中国美术报
3.【大英博物馆展出中东和北非当代艺术】5月17日,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展览“反思:中东和北非当代艺术”(Reflections: contemporary art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正式开幕。此次展览汇聚了在中东和北非出生或与当地有联系的艺术家多样的艺术表达,展出的作品主题涉及叙利亚暴动和巴格达国家图书馆的火灾等题材,让人们以新的眼光看待这一地区的各个国家。这些国家面临的挑战通过媒体为人所熟知,却很少透过当代艺术的视角进行观察。展览展出约100件纸上作品,包括蚀刻版画、摄影、艺术家的书籍等,大多数展品是在过去10年间收集的,提供了从与伊斯兰艺术的关系到与文学的深度接触等方面的民间社会本质,以及该地区复杂的政治以及最广义的文化传统的真知灼见。
《阿尔希特和她的太阳镜》/胡达·卢特非/
丙烯拼贴画/2008年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1.【新古典主义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
雅克·路易·大卫,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在1780年代绘成的一系列历史画标志着当代艺术由洛可可风格向古典主义的转变。大卫尤其以其大尺幅创作闻名,如《荷拉斯兄弟之誓》等。当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他短暂任职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创作《马拉之死》等作品,后被任命为拿破仑画家。虽然大卫以历史画闻名,但他也擅长与肖像画绘制,有如《莱雷卡梅尔夫人像》等经典作品。
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 the most celebrated French artist of his day and a principal exponent of the late 18th-century Neoclassical reaction against the Rococo style.David won wide acclaim with his huge canvases on classical themes (e.g., Oath of the Horatii, 1784). When the French Revolution began in 1789, he served briefly as its artistic director and painted its leaders and martyrs (The Death of Marat, 1793) in a style that is more realistic than classical. Later he was appointed painter to Napoleon. Although primarily a painter of historical events, David was also a great portraitist (e.g., Portrait of Mme Récamier, 1800).
摘自: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
2.【新古典主义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作品欣赏】
《雷卡梅尔夫人像》/雅克·路易·大卫/
布面油画/1800年/巴黎卢浮宫
图片来源:不列颠百科全书《荷拉斯兄弟之誓》/雅克·路易·大卫/
布面油画/1784年/巴黎卢浮宫
图片来源:不列颠百科全书《苏格拉底之死》/雅克·路易·大卫/布面油画/
1787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不列颠百科全书《马拉之死》/雅克·路易·大卫/布面油画/
1793年/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不列颠百科全书
1.【庄明:沈周《千人石夜游图》研究】
庄明,中国美术学院。沈周绘制于弘治六年(1493)的《千人石夜游图》是一件一反常态的作品,与沈周其他成熟期作品相比,它采取了一种特写式的近景构图,要求观众穿过前景V型的山石去窥探画中的空间和人物。文章通过对其创作环境、过程与图文关系的讨论,探索其新异之处及产生原因。15世纪末苏州城郊的贯通、出游的流行与对地方景观的关注,使画家将新景观“虎丘”与“千人石”捕捉进入绘画;另一方面,新潮流“夜游”在精英与大众的动态区隔之中诞生。作者认为,此画对"千人石"与"夜游"的描绘,不仅显示出15世纪末苏州地方文化的转变,同时还是沈周个人思想的最好注脚,展现了沈周对逃离“物役”,追求自我“感性空间”向往。
原文载于《新美术》2020年第12期
《千人石夜游图》/沈周/纸本设色/30.1x157.1cm/明/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辽宁省博物馆
2. 【杨娟娟:T.J.克拉克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主义研究】
杨娟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世纪末,从风格发展史到新艺术社会史的拓宽是学科发展的一段重要转向。在西方的新艺术史学者中,T. J.克拉克一直被认作是这一方向的先行者。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著作《告别观念》以七个个案研究展示了克拉克对“现代主义”的阐释,每一章都探索了现代主义的一种不同面向。在艺术和意识形态之间确立联结时,克拉克最常用到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不确定性”(contingency)。他认为以艺术的形式对抗意识形态不是从毕沙罗等人开始的,而是在法国大革命后大卫展出《马拉之死》那天就开始了,这比人们通常理解的从马奈开始的现代主义早了一百多年。本文聚焦于T·J·克拉克的著作《告别观念》的前两章,探讨克拉克眼中18至19世纪末的艺术和意识形态。
原文载于《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集刊》第1辑
《埃拉尼的干草收获》/毕沙罗/布面油画/
50×66cm/1887年/荷兰梵高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WIKI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