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症俗称“老年痴呆症”
最常见的类型有“阿尔茨海默病”
由于无法预测
认知症人士下一秒的表现和反应
所以在与认知症人士接触时
大多数人会感到害怕或比较谨慎
只有了解认知症病程进展和各阶段特征
才能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给予更好的照护
那么,
认知症在不同阶段有哪些行为特征?
如果长辈得了认知症,
家属应该怎么做?
认知症各阶段特征:五彩蝴蝶
根据认知症人士不同的疾病阶段、症状特点和能力水平,我们把认知症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照护技巧和服务,随着阶段的递增,认知症人士的能力水平会逐渐下降。
一
蓝蝴蝶:“色厉内荏的斗士”
——以泰康之家·沈园
74岁赵女士(化名)为例
主要症状:
性格改变2年、记忆力下降1年、被偷妄想6个月
行为表现:
1、将房内窗户的把手卸掉,拽下来三个窗户;夜间不入睡,一直处于游走状态;
2、呼喊救命,寻求独立区居民帮助;
3、辱骂工作人员和家属,家属两个月未进行探视;
4、将公区物品摔落到地上;
5、看到不熟悉的人就紧跟,想要跟随出去;
6、居家期间,曾去派出所报案称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被偷,平均一天去6次左右。
照护技巧:
1、安排专人照护长辈,增加信任感;
2、颁发聘书、赋予职责:赋予长辈“职位”,以“员工”身份入住,每天参与“早会”,并“分配任务”;让长辈“协助清洁整理”公区及库房;
3、设计活动:各部门配合,邀请长辈以“领导者”身份参加各种各样活动,设计“考试”环节并“监考",发表讲话;设计批改作业环节,长辈会认认真真修改;长辈喜欢历史问题,设计抢答环节,长辈赢得礼品;
4、房间个性化布置:衣柜及抽屉上锁,工程部配合更改门锁,增加安全感,减少长辈焦虑。
蓝蝴蝶阶段的病识感:
1、有50%的人群,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因此容易对他人感到不满和愤怒;
2、有50%的人群,他们有自我觉知,从而会更焦虑和沮丧。其中,30%的人看起来“粘人且总是求帮助”,他们急于找到一个信任的人;另外20%的人倾向于“隐藏”并退缩,他们很要强,把自己关起来进行自我疏离。
蓝蝴蝶阶段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
二
绿蝴蝶:“伤心的时光穿梭者”
——以泰康之家·粤园
78岁刘女士(化名)为例
主要症状:
2020年2月正式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有认知症症状4年多,认知能力为GDS(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分级体系总体衰退量表)6级,有语言功能障碍。
行为表现:
1、攻击性的愤怒:突然发脾气,乱扔东西,他人无法接近;晚饭后用扫帚打过正在吃饭的居民,并且指指点点、骂骂咧咧、手舞足蹈;用衣服打人;
2、焦虑与激越:配偶探访要离开时脾气开始暴躁,配偶离开后在楼道里狂跑,自行回房间端一盆水出来泼工作人员,并把水盆砸破;
3、抑郁、哭闹:洗澡时会边哭边喊妈妈;边走边哭;
4、怀疑与妄想:看见窗外有男女一起走过的时候会破口大骂;
5、游走、收集物品:醒着时会不停地在不同房间走动,看见的东西都会拿走并藏在衣服里或包在能卷起来的其他物品里;会突然走到其他居民桌边拿水杯、报纸等物品;叠穿衣服,内衣外穿;在他人房间门口跳舞;
6、拒绝日常生活照护行为:基本每次都会拒绝洗澡;在心情好、引导得当时可以配合吃药;换衣服十有八九会拒绝。
刘女士的照护历程和现状:
1、为她制定“一日常规”,经过两年的相互磨合,她的日常生活变得规律且平稳;
2、为她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常能够看到她很安静地照护玩偶娃娃,饭后收拾自己的碗筷,在走廊带着邻居散步,在花园里开心地跳舞等这类和谐的场景;
3、面对攻击性行为,照护团队运用认可疗法及时识别并优先处理刘女士的情绪,渐渐地,行为的发生明显减少,如夜间和晨起拍窗拍门的次数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绿蝴蝶阶段的典型特点:
时间混淆、定向混乱、情绪反应激烈
绿蝴蝶阶段的照护技巧:
1、认可:跟随他们,去他们正处在的“时空”中,在那里安慰他们,然后把他们“带回来”;“先情绪、后任务”;
2、定向:通过提供视觉、语言等提示和引导帮助其理解现实;
3、建立规律化的生活:每日引导定时定点地完成生活常规;
4、建立价值感:对寻求控制感的人,提供更多选择,安排有意义的活动;对寻求人际联结的人,提供陪伴和支持。
三
黄蝴蝶:“纯粹感官驱动的人”
——以泰康之家·蜀园
77岁李先生(化名)为例
行为表现:
1、对穿脱裤子极其抗拒,但每日需要换3-4次裤子,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2、情绪的异常(三餐后、集体活动、睡前)每日5次以上;
3、攻击性行为及干扰他人行为,每日5次以上;
4、突如其来的悲伤,每日至少2次;
5、随地大小便,每日至少5次左右;
6、皮肤瘙痒抓挠伤痕,经常出现。
黄蝴蝶阶段典型特点:
活在当下、感官驱动、缺少安全意识
黄蝴蝶阶段的应对方法:
(一)建立联结的方法:
1、建立情感性的联结——模仿其情绪、动作和语言来表达共情,尤其面对其激越行为和情绪时;
2、使用道具或者物品,让他手中有物,满足感官需求(仿真娃娃、擦桌子的抹布就对李叔叔很受用);
3、一开始考虑“平行接触法”,避免正对面:先看着某个“东西”,表现出很感兴趣,然后分享给他们;
4、使用简短话语和词汇,用视觉线索帮助其理解沟通。
(二)照护的技巧:
1、学会“手把手”技术;
2、要有灵活性,不要太过固执,强迫其接受所提供的服务;
3、如果这次不行,下次换一个时间和方式再来试试,换一身衣服,换一个语调语气,都可能有效果;
4、提供具体的任务指令,最好带实物给长辈做一个演示;
5、请求他们的帮助,邀请他们“试一试”,将任务分解成简单的一小步。
(三)多感官刺激疗法平衡感官:
多感官刺激疗法是基于感官平衡(Sensoristasis)理论,在特殊设计的房间或其他环境中,使用各种灯光、柔和刺激音乐、香气和触觉物体等媒介向认知症人士提供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刺激,帮助认知症人士实现内心的平静,唤起积极的记忆和情感,并鼓励他们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2021年7月10日,泰康之家·楚园多感官刺激室试点落地并投入使用,此后,泰康之家·粤园、泰康之家·蜀园、泰康之家·申园、泰康之家·吴园等园区都陆续打造了多感官刺激室,帮助更多认知症长辈找到“家的方向”。
四
红蝴蝶:“无畏的前行者”
——以泰康之家·粤园
64岁胡先生(化名)为例
主要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脑萎缩5年多;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严重下降;经常性的行为及情绪失常,夜间躁动不安,有睡眠障碍;1年前出现进食呛咳,发生过吸入性肺炎。
行为表现:
进食呛咳、暴怒打人;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睡眠障碍、游走;摩擦抓挠皮肤、穿衣不当;拒绝护理。
红蝴蝶阶段的典型特点:
精细运动停止,噎食、跌倒风险高;更加依赖感官进行环境互动。
红蝴蝶阶段的照护重点:
1、安全照料:在视线范围内活动,午休和夜间安排伙伴在门口走廊守候,关注和检查离床报警器;坐下时让其触碰到凳子后扶着坐下;取走房间危险物品,房间尽可能空旷,无水渍、无障碍物;情绪暴躁时离开人群,给与独处的安静空间;
2、饮食照料:补水时添加增稠剂,多喝粥。用手拿食物吃,包括水果和包子等大块食物;
3、大小便照料:观察、记录患者大小便前的动作和时间;定时引导到厕所,进入厕所后关门,暗中观察,患者自己脱裤子时再轻轻推患者对准马桶;
4、睡眠照料:改变入睡的衣物;房间避免过暗,减少白天睡眠时间,服用药物及时协助入睡;
5、非药物疗法:合十护理、户外日光浴、散步;
6、个性音乐聆听干预:晒太阳时放老年迪斯科音乐,会跟随音乐跳舞(以前5分钟不到长辈就会起来游走,音乐聆听干预之后会延迟至半个小时)。
五
紫蝴蝶:“真的隐士”
——以泰康之家·蜀园
84岁应女士(化名)为例
行为表现:
1、大部分时间处于瞌睡状态;
2、照护过程中不配合;进餐困难,吞咽功能极差,状态好时会睁眼,喂食可喂进一小碗糊状食物;状态不好时一点食物也喂不进,误吸风险极高;
3、每次护理员为长辈做完生活护理,把她安顿在床上要离开的时候,长辈会抓住护理员的手,紧紧不愿意放开。她已经不能说话,就瞪着眼睛看着护理员。
紫蝴蝶阶段典型特点:
丧失语言沟通能力、封闭到自己的世界
紫蝴蝶阶段照护技巧:
1、进一步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生活照护。照护的时候,不是以完成照护任务为目标,而是为了提供温馨的互动瞬间,过程中长辈的体验和温情互动才是最重要的;
2、运用“手把手”技术完成生活护理;
3、为长辈准备娃娃玩偶,让她抱着。照护团队会用电视播放定制的宝宝笑脸(Baby face)视频,配上舒缓的音乐,展示各种各样小孩子的笑脸和笑声;
4、使用摇椅等舒适的椅子;
5、提供全套的合十护理服务。
了解认知症五个阶段的行为特征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
长辈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
帮助长辈找到“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