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正值小暑节气,“微笑四季·地标农旅系列之小暑食新”亲子研学活动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简称国家地标馆)开启。此次活动得到中国农业博物馆和国家地标馆的支持,旨在弘扬中华农耕文化,推广地理标志农产品。
上午9点,活动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主楼前广场拉开帷幕。亲子家庭首先打卡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主馆,了解农博馆和国家地标农品馆的概况,开启了地标之旅。随后,大家参观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近距离感受传统农耕文化,了解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起源。在参观国家地标馆综合展区时,讲解老师带着大家通过图文科普、场景互动领略我国千里江山的地大物博,感受地标农品的独特魅力。
在国家地标馆内,亲子家庭分成六个小组,深入体验了地标文化和地标产品的独特魅力。活动特别安排了小暑“食新记”—“河套面粉”加工全流程体验,孩子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和面、揉面、擀皮、包馅儿的全过程。
“小麦是怎么变成面粉的?”“为什么包饺子要用河套面粉呢?”孩子们边做边不断提出问题,老师们一一耐心解答,“河套地区位于北纬41度,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条件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赋予小麦独特的香味...”,并讲述了小暑“食新”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背景。现场漫着面粉的清香和欢声笑语。
在云南馆,亲子家庭迎来了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亲子茶道体验。活动开始,老师为大家分发了精心准备的“小茶师研学手册”。手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六大茶类的特点、泡茶步骤以及茶道礼仪等知识。
茶艺老师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带领家长和孩子们认识中国的茶叶主产区,以及茶叶中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域特色和当地文化的讲解激发了孩子们对茶文化的兴趣。大家认真阅读研学手册,积极回答问题,现场气氛活跃。茶艺老师带领大家认识茶具、并演示了泡茶全过程,动作优雅流畅。
在茶道体验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按照步骤操作,洗茶、倒水、注入、静待,最后将香气四溢的茶水恭敬地送到家长面前,现场充满了温馨和感动。
活动中的地标馆walk-“寻宝记”,让家长和孩子们一站式逛了全国15个省的地标馆,孩子和家长一同品尝了用五原河套面粉制作的鲜制糕点、五原黄柿子和五原瓜子、广西桂林罗汉果茶、黑龙江勃利红松籽、江西瑞昌黑芝麻丸、海南保亭百香果等。
亲子家庭根据设计的“地标寻宝图”,在各个省馆内以集贴纸的趣味游戏认识了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农产品。
活动最后举行的小暑节气仪式上,孩子们齐声朗诵《悯农》,并喊出“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吃粟,大暑吃谷”的节气口号。国家地标馆还为每位小朋友颁发了《国家地标馆小小推荐官》证书,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表现给予肯定,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传承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活动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更多家庭了解了地标农产品的重要性,也为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和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微笑四季·地标农旅”亲子研学活动,是国家地标馆以研学活动形式推广地标农产品的一次创新性举措。通过亲子互动、沉浸式体验和趣味游戏,不仅普及了地标农耕文化,也增强了普通家庭对地标农产品的认知与认可。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未来更多类似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信心。
未来,中商东禾将联合国家地标馆继续探索和创新推广地标农产品的新模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让更多家庭走进地标馆,亲身体验地标农产品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与教育机构、媒体平台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地标农产品的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