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哪些错误认知是需要社会公众矫正的?如何及早发现并揪出前列腺癌这个隐匿“杀手”?权威专家警示,早期的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癌,通过手术是可以治愈的,但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隐匿性,尤其老年患者对早期症状不以为然,习惯性认为人老了出现一些“小毛病”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等到病情严重再去就医,已经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新华网大健康专访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许宁教授,解码以患者为中心的前列腺癌一体化诊疗——从早期筛查到个体化治疗的全过程管理。
新华网大健康: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问大众应如何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
许宁:前列腺癌是一种较为隐蔽的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当患者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病情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早期筛查成为发现前列腺癌的关键。
前列腺癌筛查主要依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血液检测,PSA是一种由前列腺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的含量较低。当前列腺发生病变,尤其是癌变时,PSA水平会明显升高。通过检测血液中PSA浓度,有助于发现前列腺癌。一般来说,男性从50岁开始就应该定期进行PSA检测,如果有家族史的,则应提前到45岁。
当PSA检测结果异常升高时,推荐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在前列腺领域应用广泛。它能通过多种成像序列综合评估前列腺组织,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在前列腺活检时,mpMRI可以与超声融合实现靶向活检,减少过度诊断,还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分期,评估肿瘤侵犯范围,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在治疗过程中,mpMRI能监测治疗反应,评估术后复发情况。
新华网大健康:您上述提到了前列腺癌活检策略的优化,请您具体谈谈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工作中有哪些亮点?
许宁: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关键手段,我们团队在熟练开展系统活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高效精准的优化策略,分别从穿刺路径、影像学工具以及个体化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索,使前列腺穿刺活检焕发出新的效能。
传统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由于分辨率所限,对早期前列腺癌检出率较低,容易导致病人的漏诊,需综合多种影像学工具进行穿刺前判断。对于可疑前列腺癌的患者,我们根据标准化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对多参数MRI结果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的分级采取个体化穿刺策略。
对于首次穿刺良性、随访仍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我们推荐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PET/MRI检查,采取认知融合评估方式,利用PSMA-PET检查图像定位前列腺内异常信号区域进行穿刺。PSMA PET/CT、PET/MRI是一项新兴的前列腺癌影像学诊断技术。相比传统的CT和MRI,PSMA靶向穿刺能够更精确地找到肿瘤部位,从而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同时有助于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PSMA通过精确定位,也减少了非肿瘤区域的活检,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
新华网大健康:为肿瘤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医院关注和实践的方向,作为福建省内率先铺开前列腺癌一体化诊疗的科室,请您谈谈实施个体化治疗的意义是什么?关键点应如何把握?
许宁: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等。肿瘤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肿瘤类型、病程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年龄、生活方式和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治疗方案,而制定个性化方案的关键在于治疗前详细评估和治疗中的实时调整。
前列腺癌一体化诊疗的核心在于多学科协作(MDT)与全程化管理。需建立泌尿外科、肿瘤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及遗传咨询团队联动机制,结合PSA筛查、多参数MRI/PSMA-PET精准分期、基因检测(如HRR突变)指导分层治疗。针对局限性癌灶,以机器人手术为核心,联合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实现功能保全;中高危患者需整合放疗(如IMRT/SBRT)及新型内分泌治疗(ADT+NHA)。同步构建术后尿控康复体系及PSA动态监测平台,利用AI影像分析预警生化复发。最终通过个体化序贯治疗,平衡肿瘤控制与生存质量,达成“早筛-精治-长管”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现在我们采用的是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传统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常面临尿失禁、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团队在已开展改良前入路Hood技术和后入路Bocciardi技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实行个体化精准手术,早期患者术后即刻尿控率达80%至90%,相当一部分患者得以保存性功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新华网大健康:为与国际前沿领域接轨,您带领泌尿肿瘤团队进行了很多临床研究及技术探索,请您谈谈这些研究在促进临床诊疗方面的积极意义。
许宁: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临床试验逐渐成为推动治疗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诸多患者受困于经济窘迫或治疗资源短缺,难以企及先进疗法,同时耐药肿瘤患者亦亟待全新的救治方案。我们团队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积极推动前沿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主持多项创新性试验项目,全面覆盖泌尿系肿瘤的各个领域,不断探索深耕最新疗法,为经济困难及肿瘤多线耐药、缺乏标准治疗方案的患者提供宝贵的治疗选择,带来新的治疗转机。
在临床研究方面,我们探索多参数磁共振PRIADS评分和前列腺癌的关系,提出并验证了PI-RADS评分对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具有预测价值,探索合理的界值作为诊断的参考标准,并建立了对穿刺结果的预测模型,使许多患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不引起过高的漏诊率。
在新技术方面,我们致力于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研究不同入路肿瘤切除策略的优化、提出基于影像学的全新分型以指导手术方案,同时倾力打造年富力强、技术领先的机器人手术团队。始终秉承“临床为本、技术为根、创新赋能、科研铸魂”的学科发展价值观,致力于攻坚医学领域的疑难壁垒,把这份理念和责任贯穿医疗全程。
新华网大健康:当今时代网络信息繁杂,大众应如何甄别获取权威、可靠的健康知识?在前列腺方面,您最想传递给男性朋友的科普知识点是什么?
许宁:向公众传播权威、可信、实用的医疗健康科普知识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也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医院和科室都创建了官方微信公众号,由科室医疗人员维护和审核。我们会不时发表健康知识及疾病诊疗相关的文章供大众学习,让大众及时获取最新的健康知识。同时自2016年开始,我们开展“附一泌尿基层行”“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论坛”等活动,通过义诊、讲座、带帮、手术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基层医疗带去新技术、新进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男性朋友应该重视定期体检,尤其是PSA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也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我相信,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早期干预能力,是实现更好的医疗效果和公共健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