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政校行企 协同发展 职教出海 再创新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论坛在京举办,来自全国近80所职业院校的150位代表参会。论坛上,由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指导、威海职业学院发起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正式成立。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原副司长刘占山表示,职业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让不同禀赋的学生选择多样化学习平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期待各学校加强国际交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国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威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耀华发布“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倡议书,提出三项愿景:一、致力于促进兄弟院校间深入交流,发挥各自区域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二、致力于深刻把握数字时代新特点、科学研判职教出海新趋势、构建数字赋能新生态;三、致力于团结政校行企,打通深度融合的痛点、堵点、难点,发挥各方优势所长,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在题为《2024职业教育展望:合作共赢共创未来》的演讲中说,职教本科应聚焦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格变化,确保满足产业对学校的要求。他表示,随着产业升级,职业培训应以技能提升为主,适应数字技术能力应用。他认为,职教出海应关注可持续发展,强调标准先行,采取企业伴随的路径,重视本土文化并高效融入本地,通过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建吉在题为《共融·共创·共生——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化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演讲中说,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以职业教育的“咨询库”“资源库”“思想库”“信息库”为定位,对接政府和行业企业,构建产教融合大模型,为“产、学、人”间的资源匹配和效果评估提供大模型支撑。
中车唐山公司战略发展部副部长王贵国在题为《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发展和实》的分享中表示,中车唐山公司将创新产教融合平台,落实共享共建;打造虚拟工厂,建立产教融合示范;融合产业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他期待同各地各校携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苑大勇在题为《发挥北外学科优势 助力中非职业教育深化合作》发言中说,北外不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总结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发挥北外学科资源、深化中非人文合作这三点“北外经验”。他期待:聚焦新技术,培养职业教育数字化人才;面对新挑战,讲好中非职业教育故事;搭建新平台,发挥职业教育共同体作用。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商其坤在题为《职教出海桥接世界 协同发展成就未来》的发言中说,外研在线依托全球语言教学资源、全国高职院校资源、丝路国家教研能力与智慧教育数字技术等优势,为职业院校提供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建设、资源建设、数字平台、教随产出海外分校建设、校企同行国际产教融合、职教国际合作品牌六大定制化产品服务,助力中方院校申报国家课题和教学成果,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
赞比亚铜带大学校长奇萨莱(Chisale)介绍了铜带大学的基本情况、科研发展以及合作前景。他表示,铜带大学希望借鉴中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法。他期待与中方寻求新的合作和新的发展,为当地医疗、农业、矿业等发展带来新机遇,为赞比亚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活动现场,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成立。共同体有涵盖职业院校、“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出海央企等79家单位组成。共同体力求推进中国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积极推动产教融合、职教出海。第一次理事会议于当天顺利举行。会议审议并表决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章程》《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2024年度计划》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组织架构。
现场,威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耀华与赞比亚铜带大学校长奇萨莱(Chisale)签约成立非洲首个“班·墨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建吉与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商其坤共同为班·墨研究中心揭牌。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华楠、中车唐山公司战略发展部副部长王贵国就河北中车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共同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