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八马茶业于深圳举办“三百年一杯茶”三大名茶成果发布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原厅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志英,对其赋能茶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表示认可。
三百年非遗匠心传承,三十年经营探索破局,淬炼一杯杯中国好茶。八马茶业以三大名茶中国市场销量加冕为实证,巩固市场地位,激励茶企创新,助力中国茶品牌走向世界。
以卓越品质展现独特优势
八马茶业的卓越品质源于持续创新与传承。八马茶业推出的安溪铁观音“赛珍珠”、“牛一”武夷岩茶,多年来深受市场喜爱。
此次发布会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红茶领域,八马茶业凭借鼎红10000·金骏眉,采用深层揉捻提香、低温发酵锁香、多维焙火凝香3D萃香工艺,打造出具有3重复合香型的高品质红茶,为中国红茶在国际市场复兴奠定基础。“相较于实验室此前研究的红茶样品,鼎红金骏眉的理化指标展现出独特品质优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兼红茶工作组组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孙威江教授在现场分享道。
三百年技艺传承,三十年经营探索
“根据安溪县县志记载,铁观音在1736年左右被发现,从此名扬天下。”在活动现场,八马茶业董事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文礼娓娓道来家族三百年的制茶史并介绍,1993年家族创办溪源茶厂并创立八马品牌,延续至今。
王文礼说,八马茶业凭借三百年制茶技艺的沉淀崛起,让每一杯茶都蕴含深厚底蕴。活动期间,八马茶业携手上城士和宋佳共同打造的非遗大片《茶律》正式发布,生动重现中国非遗制茶技艺,诠释八马茶业对好茶的极致追求。
在近三十年的企业经营中,八马茶业顺应“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浪潮,将非遗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动传统茶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在原材料管理上,八马茶业打造“智慧茶园”,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气象、土壤数据,精准进行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并利用大数据预测茶叶生长周期和产量,助力可持续发展。
在制茶技艺上,八马茶业的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AI技术精准控温,确保茶叶品质稳定。此外,八马还将在安溪和武夷山分别研究第八代和第九代生产线,进一步深化创新制茶。
在产业链管控上,八马茶业运用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仓储环境,确保茶叶品质。作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茶行业承建单位,八马实现了产品仓储和物流信息的全程追溯。
在渠道建设上,八马茶业线上线下并进。线下,八马茶业拥有超3500家连锁店,位列中国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行业前列。王文礼在会上强调,“品质好店”是八马茶业重要发展辅助,店铺不仅是茶叶销售场所,更应成为社交空间,八马门店被打造成“城市会客厅”。
锚定世界级茶企新坐标
在中国茶行业品牌化率偏低的形势下,一直以来,八马茶业以引领行业发展、推动茶复兴为使命。此次活动八马茶业就邀约多位专家,共同探讨茶行业未来发展走向。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在会上则强调,中国茶叶行业已突破万亿规模,希望八马茶业继续发挥行业标杆作用,以更多优异成绩推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中国茶香飘世界。
活动上,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原厅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志英,特劳特伙伴公司全球总裁、特劳特中国公司董事长邓德隆,京东超市茗茶品类负责人张恺,从各自角度解读茶行业现状,并给出茶品牌提升与茶产品提质的具体建议。
八马茶业始终致力于探索中国茶叶品牌发展的新路径,首创“中国茶产业协作体”,多次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深耕原产地,反哺产业发展。聚焦福建(武夷山)、广东、云南等地,在高海拔、生态纯净区域建立生产基地,确保茶叶天然品质。同时,八马茶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连续5年荣膺安溪铁观音与武夷岩茶两大名茶原产地纳税领先。王文礼在发布会上表示:“纳税丈量着一家企业的良心,更托起一个产业的未来。”
近年来,八马茶业多次登上联合国等国际舞台,彰显中国茶魅力。截至目前,八马茶业已举办超100场高端中国茶全球品鉴会,足迹遍布31个国家、81座城市,款待192国宾客。
三百年制茶世家,三十载经营探索,八马茶业以传承创新为本,以品质为王,推动产业升级。王文礼强调:“品质是根基,销售是成果,纳税是责任,三者铸就八马三百年传承与三十年经营成绩。”他进一步指出:“过去三百年,我们专注做好一杯茶;未来三百年,我们将致力于让世界爱上中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