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范避暑房建设到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从要素集聚、功能组团到打造避暑康养生态圈,从优化服务到吸引“候鸟”避暑旅居……近年来,湖北省利川市康养旅游持续火热。五一假期,全市接待游客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41%。
“太壮观了。”近日,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走进利川腾龙洞景区,巨型钟乳石群前人头攒动,洞内灯光璀璨,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曲径通幽的洞中之洞、蜿蜒曲折的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貌让游客惊叹不已。景区还在洞外设置了非遗展演区,体验土家族织锦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旁打糍粑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腾龙洞山中有洞,以雄、奇、险、幽、秀而闻名中外。2024年,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25%。
“利川正依托文旅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知名避暑康养度假目的地。”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罗豫鑫介绍,利川拥有世界地质公园、5A级旅游景区腾龙洞,“天下第一杉”水杉王,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以及“利川红”红茶4张世界级名片,近年来持续推进齐岳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及腾龙洞、龙船水乡、大水井等景区提档升级,并结合本土特色,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美丽乡村,丰富度假、康养、休闲等多元产品,推出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为了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利川今年还推出了一系列惠游措施。罗豫鑫介绍,五一假期,全市城区公共停车位免费开放、轻微交通违章宽容处理、游客购物“7天无忧退货”,文旅设施免费开放。同时,在利川火车站、高速路利川城区出口、苏马荡度假区等地开设志愿服务点,免费提供旅游咨询、饮水充电、行李临时寄托等便民服务,受到游客的广泛好评。
“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我就来推你嘛”……在腾龙洞洞穴剧场,大型土家族民族歌舞秀《夷水丽川》表演现场座无虚席,《龙船调》的旋律在溶洞回荡。罗豫鑫介绍,除了《龙船调》,利川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肉连响”也大放异彩。2018年,“肉连响”被纳入湖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2024年,“肉连响”亮相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技惊全场。
罗豫鑫介绍,下一步,利川将着力开发全季节、全年龄段、参与性强的文旅产品体系,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确保“留住人、有消费、能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