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军事领域专家、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来到中牟新区融媒体中心,与一线的新闻同行交流工作体会。
申进科围绕“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应掌握什么样的十八般武艺”话题,提出强军好故事自带流量,讲好“好故事”就会乘上“流量快车”,主流媒体要在贴近、融情和向新上下功夫,让更多强军故事抵达受众眼前、指尖和心间,为强国强军汇聚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有几个要点需要关注:
第一,新闻理想要对。全媒体生产传播,面对多重利益选择的考验,要站稳国家立场,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媒体利益、部门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不能让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本位主义冲淡爱国主义。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价值取向,应重视民心凝聚、提振军心士气,对外传递正确信号,对内传递坚定信心,让广大民众、海外华人凝聚“中国志气”,形成强国兴军的共识共为。
第二,新闻理念要对。全媒体记者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不能只会做“桌面新闻”而不会做“菜单新闻”,也不能只盯着“菜单新闻”而不愿做“桌面新闻”;“菜单新闻”要做出正味、鲜味、品味,不要做成怪味、奇味、邪味。社会责任一点都不能懈怠。
第三,新闻比较要对。全媒体生产传播进行“国际比较”,既要看到外国之“长”,也要看到中国之“长”,越客观比较,才越有新闻理性。
第四,新闻现场看对。新闻事件有“第一现场”也有“第二现场”,全媒体记者要善于观察“第一现场”,注重探访“第二现场”,务求电视新闻的现场感、纵深感。观察“第一现场”容易,探访“第二现场”不易,“第二现场”里有真知、有深知,还会有“公众未知”。
第五,新闻精度看对。全媒体生产传播是一项精密工作、精细工作、精深工作,容不得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稀里糊涂的浮躁作风。“技术性错误”往往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要把“技术性错误”降到零。“技术性错误”可避免、能防范、要杜绝,关键是全媒体记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感性、警惕性,要十分严谨地对待每个采编生产链条,注重前方采编传输和后期播出刊载的协调性一致性,既杜绝“显性差错”也警惕“隐性差错”。
第六,隐性问题看对。画面差错、字幕差错等问题容易发现处置,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则需要研判力和策划力。特别是要提升反常事态研判力,防止立场忽左忽右。要改变“自说自话”思维,凡事多想一步、深想一层,警惕“低级红”和“高级黑”。
第七,军事科普搞对。全媒体生产传播要重视军事科普内容,让青少年解开一次疑问,可能就是在他们心中埋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种子的机会。每一次解答,都是在他们心中树立人民军队正面形象的机会,都是让青少年为强大国防培育自信和自豪的机会。
这些要点启示我们,重塑主流媒体与广大网民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内容提供者与内容接受者,应借助互联网同公众达成信息、价值、情感的共同体。(郑生 许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