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长颁发“最美合伙人”奖项,上演《勇士家庭会议》情景剧,家长沙龙畅谈家校关系……在海淀区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的礼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年会正在举行,500多位家长和社会单位代表齐聚校园,共叙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果。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实践,创新协同方式,合力为学生创造更利于成长的育人环境。
家校社同心同行 为孩子成长赋能
在海淀区红英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就要和爸爸妈妈共同签订“阳光家庭契约书”,配合手册指引,逐步了解学校的育人文化,开启家校共育之旅。
从“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的教育理念出发,红英小学设立“家长导师制”,赋予家长生活导师、生涯导师、学术导师等各种身份,让他们参与到学校各类活动中,输出自身资源优势,为孩子成长助力,同时也加深了家长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家长参与到学校工作中,就被赋予了新的育人角色,这样家长就会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学校教育,从而更加理解和认同学校的育人理念,更加支持学校的育人工作。我们就能达到共同的目标,实现双向奔赴。”红英小学党委书记卜国超表示。
家长担任“生涯导师”,以自己的经历、爱好等为学生做生涯指引
作为联系家校的桥梁,红英小学家委会构建了独立运行的组织体系,在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十年来,家委会协助学校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如诗文诵读、TED演讲、小课题研究等,在活动中引导家长转变角色,凝聚家校共识。红英小学家委会总理事长沈菲表示,“我们的家长真正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不是被动的配合学校,觉得自己是红英教育建设者的一部分,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优势,盘活学校教育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红英小学韩家川校区一年级学生费钟灵的妈妈表示,“在参与学校工作的过程中,我会和孩子有更多共同的话题,知道学校活动的大背景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参与。”冷泉校区六年级学生童舒钰的妈妈表示,“我们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参加了学校所有的活动,我特别感谢红英的活动,孩子的童年真的像糖果一样多滋多味。”
年会上,红英小学为参与学校活动的社会单位进行了颁奖表彰。学校属地派出所和周边资源单位现场参会,学校党委书记卜国超表示,“红英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为孩子成长赋能。”
线上全程伴随 家长培训一键直达
为了强化对家庭教育的指导,2023年初,北京市教委启动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培训,形成了北京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
在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培训平台上,课程涵盖幼儿园入学前到高中毕业各学段内容,每节课15分钟左右,讲授者包括特级教师、名校长、“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等教育领域专家。
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培训课程录制现场
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培训平台由北京开放大学承办,依托京学网和“京学”微信公众号进行学习。北京开放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上课程主题和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段教育目标任务进行科学安排,主要包括科学育人观成才观、家庭教育知识、构建亲子和谐关系、家校合力育人等,为家长呈现每一个年级或阶段孩子的整体画像以及家长可能面临的养育困惑,帮助家长提前做好养育预案。
目前平台所有课程已全部上线,包括96讲公益视频资源以及16个导学片,形成了覆盖各年级的家长培训课程资源。截止到2024年1月,课程点击量超过600万次。
近年来,北京市教委持续加强中小学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建设,建立家校沟通和入户家访长效机制,设立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完善家长培训体系,不断以新实践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