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工商制冷领域领军企业冰轮环境到载人压力舱行业龙头宏远氧业,从山东省第一个“国家三大核电”外迁落户的核能总部项目到集生产企业总部和生产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工业集聚地联东U谷……烟台市芝罘区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在“招引”“内育”“做优”总部型企业上下功夫,总部经济成为推动芝罘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芝罘区有山东省级总部企业9家,企业数量占烟台市三分之一,位居烟台全市第一,也是全省拥有“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荣誉的十个县市区之一。
走近央企入鲁的首个招引落户总部项目——国家电投核能总部运营中心建设施工现场,一座现代化的核能总部大楼拔地而起,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后续的砌体砌筑和钢结构棚顶施工。该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
“招商不能只等企业上门,一定得走出去聊一聊、请企业家们来芝罘看一看。”谈及项目招引策略,芝罘区投促中心主任杨丹介绍。据了解,芝罘区总部经济产业招商专班实体化办公,聚焦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等产业方向,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总部企业集聚地,精准化开展招引,新招引新加坡益阁新能源、双碳科普馆、麦德龙等15个总部项目。
同时,芝罘区发力“产业链”招商,以“总部招总部”的方式,依托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洽谈引进挪威动力系统配套企业、新加坡燃气系统和空调配套企业等上下游合作伙伴。
在芝罘区省级总部名册中,本土企业占了大多数,这些企业土生土长,带动作用强,很多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军水平,因此,芝罘区总部经济重招引更重培育。
在“十四五”规划中,芝罘区把总部经济作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汇总70余幢楼宇载体产业发展信息,制定“之福高地”楼宇总部经济提质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打造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等产业楼宇总部,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务,实现“总部+楼宇”双向共生。
同时,建立起涵盖喜旺、蓝白、海和等30家成长型总部企业的重点培育库,围绕融资、人才、技术攻关等13个方面,“一企一策”制定培育计划,助力总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准总部企业向总部企业提档升级。
城市产业基础环境是吸引总部经济的关键。好环境让“引进来”“育出来”的总部企业留得住,吸引更多好项目落户芝罘区。
一直以来,芝罘区注重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通过建立“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全周期”服务总部企业的“四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品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对认定的总部企业,由区领导挂点,设立“一对一”服务专员,主动协助解决总部企业问题。同时,通过深入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为企业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帮助企业向更高能级成长。此外,芝罘区营造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的环境氛围,打造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等8类总部,从企业落地、扩大投资、经营贡献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
截至2024年三季度,芝罘全区共争取省级及以上政策245个、项目167个。全区总部经济产值突破300亿元,获评“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
“通过不断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区发改局持续吸引外地企业来区设立综合性、区域性总部,全力做好总部经济培强、招引和聚集区建设工作。”芝罘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继亮介绍。
截至目前,芝罘区依托联东U谷—芝罘智能制造产业园、烟台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幸福新城总部基地等载体建设,打造了功能复合的总部经济产业生态圈。围绕夹河·幸福新城起步区和海上世界,正着手打造全市最具特色的总部经济CBD,总部经济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