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水利事业34载,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向阳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锲而不舍、克难奋进,突破一个个守护江河安澜的关键技术,不断探寻治水“最优解”。
凭着对治水事业的满腔热忱与工匠精神,他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
13年前,一场漫长又艰难的远征,让长江设计集团水利规划院水工程调度部主任饶光辉至今难忘。
那是一次跨越半个地球的旅程,从北京飞往阿姆斯特丹,再转机到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全程30个小时。刚下飞机,胡向阳一行没有停歇,拎着行李箱,直奔会议室。
“这个规划必须中国人做。”2008年,厄瓜多尔驻华大使点名中国团队编制当地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时任规划处副处长的胡向阳,带着团队接下了这块“硬骨头”。
挑战接踵而至。厄瓜多尔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团队需要往返于高原山地、海岸和雨林之间,高原缺氧、低地潮热,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更棘手的是,当地通用语言是西班牙语,想要达成观念一致,语言障碍必须攻克。胡向阳迅速组织应对,安排团队成员每天18时至19时集中学习西班牙语,自己总是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西语单词和短语。
最难的,还是说服西班牙监理。对方拿着欧盟标准质疑:“中国方案能防住热带暴雨?”胡向阳不慌不忙,搬出两摞资料:左边是长江防洪30年数据,右边是测算的安第斯山脉水文记录。
经过反复沟通、解释和大量数据对比,三个月后,监理组长最终认可了胡向阳团队的方案。这是中国咨询企业首次为南美国家编制的流域综合规划,在行业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更大的变化在南美市场。长江设计集团水利规划院退休总工程师丁毅透露,厄瓜多尔项目成了“敲门砖”,秘鲁主动找上门做水利规划,一系列规划咨询项目也接连落地。
目前,长江设计集团执行的海外项目分布全球30余个国家,包含安哥拉凯凯水电站、巴基斯坦TARBELA五期水电项目等70多个项目,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在国内,胡向阳带领团队潜心耕耘,先后主持或协助主持一批河流重大规划。其中,《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于2012年获国务院批复,首次提出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布局与规划方案,荣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金质奖。
“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是胡向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凭借这种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他们一路挑战技术极限,不仅让祖国的江河蓝图从规划变为现实,也助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防汛要敬业更要专业”
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对于时任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局局长的胡向阳来说,这是一次检验实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
面对汛情叠加疫情的复杂严峻形势,胡向阳和同事们连续90多天奋战在一线,他们采取以三峡水库为核心,联合上中游水库群、洲滩民垸、排涝泵站等多种联合调度方式,成功应对2020年长江干流5次编号洪水。
“防汛要有奉献精神。”防御局工程处处长张虎回忆2021年他刚到防御局工作的情形时说,胡向阳总是这样强调。“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一直亲身践行。”
防汛工作“分秒必争”,在任职防御局局长期间,为了能随时掌握雨水情变化,胡向阳将行军床放在了办公室。
“防汛靠的不仅是敬业,在专业方面,他也总能做到将问题前置,‘未雨绸缪’。”防御局副局长丁胜祥回忆起共事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2020年防御工作复盘时,胡向阳发现流域各地的排涝泵站报汛数据不够清晰,会影响水情预报的准确性。
“防洪调度是场没有容错率的精密运算,排涝的‘帽子’加了多少,一分一毫都很关键。”丁胜祥说。
2021年汛前,胡向阳带队前往湖北黄石大冶湖泵站、富池口泵站等地调研走访,推动实现纳入联合调度的排涝泵站排涝信息实时报送,为防洪调度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撑。
从惊涛骇浪中历练出的“防洪兵法”,不断转化为守护安澜的科技重器。多年来,胡向阳带领团队完成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参与的“长江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201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些成果有力支撑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避免荆江分洪区运用;2022年流域发生罕见旱情,帮助城乡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交出了一份“见旱不见灾”的水利答卷。
“把发展密码掌握在手中”
彭振阳是清华大学博士后,2017年7月入职长江设计集团,9月结束新人培训。10月4日,他接到一个急难险重的湖泊治理项目,业主要求10月8日汇报,时间紧、任务重。
时任水利规划院院长的胡向阳对他说:“有我在,不用担心。”胡向阳还帮助彭振阳修改方案,从数据到图表,甚至标点符号,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最终业主对方案评价很高,彭振阳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彭振阳感慨地说,正是那种信任和支持,让他快速成长。如今,他也传递这种理念,鼓励新人放开手脚去干。
人才是底气,创新是核心。胡向阳常说,“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则是科技工作者的第一使命,我们必须把这些发展密码牢牢掌握在手中。”前赴后继的人才和创新加持,长江设计集团发展的“制胜密码”不断浮出水面。
“以人才支撑事业发展,以事业发展造就人才。”在胡向阳看来,长江设计集团依托重大工程和科研项目、关键岗位、急难险重任务强化员工培养,既是理念,也是传统。长江设计集团官网显示,现有硕、博人员占比超过60%。
2023年,胡向阳负责牵头承担的数字孪生汉江、丹江口项目分别成功入选为全国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优秀应用案例、数字孪生先行先试十大样板。
持续发力、蓄势赋能,长江设计集团在胡向阳带领下,以科研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库群“时-空-量-序-效”多区域协同防洪调度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与武汉大学联合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运行,以其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已达19家。
在人才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企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近年来,面对汛旱情和行业形势变化的多重考验,胡向阳率领长江设计集团逆风昂扬,连续三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方历娇、郑雁林)
图为引江补汉项目现场。新华网发
图为大冶抽蓄项目现场调研。新华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