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委员会指导,美兰德传播咨询主办的“智启传播 融创未来——2024传播创新趋势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居民媒介接触习惯与生活消费形态调研成果分享会”于北京举办。
9月26日上午,美兰德2024传播创新趋势论坛开幕。来自广播电视业界、学界,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贵州、湖南、河南等国内知名省级广电机构(集团)主要负责人与精品节目策源人围绕平台建设与战略顶层设计、内容打造、国际传播理论与经验、AIGC创新运用与分享,进行深入精彩的主题分享。
中广联合会副会长、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委员会会长陶世明表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占据重要作用,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传媒行业面临的紧迫课题。全媒体传播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融合,更是内容平台与终端的全方位整合,要求行业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主流媒体要利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以更加生动、真实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的多元魅力与蓬勃发展。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世界广告协会副主席张国华表示,广告业变革转型期,“变局寻机,创新发展”是核心。品牌建设已跃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产品创新、技术迭代,并深耕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与前沿科技优化广告效果,降低成本,同时广告行业肩负文化传播使命,展现中国品牌魅力与价值,引领行业迈向新纪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表示,传媒业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加强创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内容创新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传媒精品。要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注入新动能。
爱奇艺公司副总裁兼总编辑王兆楠认为,在信息自由的时代,信息的筛选变得比信息本身更加重要,提出真问题变得比得到答案更加重要。
在AIGC创新发展与应用方面的探讨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教授表示,AI技术正在引发一场传播革命,它通过破坏式创新重构了传播实践逻辑。生成式AI技术如ChatGPT和Sora,不仅极大提升了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社会结构。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陆小华认为,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关键在于增强紧迫感与使命感,同时需具备新的认识维度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具体来说,有三点至关重要:一是以总体观思维把握趋势与规律,二是以技术链思维探索应用路径,三是以跨界融合思维拓展应用空间。
美兰德根据第二十六届中国居民媒介接触习惯与生活消费形态数据,发布媒体传播创新趋势洞察、品牌营销创新趋势洞察最新研究成果,全面解析国民影视内容消费、生活消费、品牌消费行为新变,洞察市场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发展方向。美兰德传播咨询董事总经理崔燕振表示,随着媒介社会的变迁,传播本质从传统电视时代的“现场”、互联网时代的“连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场域”进化;随着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视频化社会与场域化传播成为新趋势;技术创新为视频化社会提供强大推动力,用户所接触的媒介信息在媒介环境场、行为动力场、关系链接场等差异化场域中被生产和消费。
当下国内市场品牌意识整体提升,消费市场变化引导品牌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优势赛道更替与产品结构优化为提振消费信心注入新动能。美兰德传播咨询副总经理金桂娟在《2024品牌营销创新趋势洞察报告》中提到,打通链接通路、抢占用户心智,是品牌与媒体释放营销势能实现竞争突围的关键举措。用户重视消费体验实感的同时关注情绪价值,品牌营销正朝“虚实结合”发展,构建消费意义感,成为品牌营销共识。
此外,由美兰德传播咨询与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华文化融合传播创新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陆地教授现场发布《20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播创新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