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1日电(赵宇娇)以“和美乡村·峪见流苏”为主题的“流苏花间集”活动于今日在北京市密云区苏家峪村拉开帷幕。活动围绕古树文化展开,旨在将新时代的文艺风采与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体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焕发的新风貌。
图为苏家峪村流苏古树。新华网 发
苏家峪村党支部书记王银江在活动现场表示,流苏古树是本村最著名的景观,树龄约有500多年,流苏花间集活动更是成为苏家峪村一年一度的庆祝项目。每年花开的季节,村民都会热情地招待来自京津冀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希望大家能共享流苏花开的喜悦和乡村振兴的希望。
图为苏家峪村流苏古树文创雪糕。新华网 发
苏家峪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思远认为,保护和宣传古树是一项长期工作。如今,赏流苏、尝美食、品流苏茶,已经成为不少人必选的京郊游项目,从而给苏家峪村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今年结合流苏古树开发的文创雪糕、文创产品,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这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于古树文化的旅游需求。
图为流苏花间集活动主题曲演唱现场。新华网 发
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创作团队结合流苏文化与乡愁底色,特别制作了主题曲《芳菲流苏》,由活动宣传大使葛昀珀、吴佳萱在现场发布并演唱。作为青年代表,葛昀珀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关心农村环境,运用自身学到的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吴佳萱则通过诗词对答的形式在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让人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
图为北京现代舞团表演现场。新华网 发
舞蹈艺术家高艳津子领衔的北京现代舞团为观众们带来“爱的律动”即兴舞蹈,用舞动的身体与沧桑的古树对话,用充满爱与好奇的心灵,与大地的律动同频共振。高艳津子认为流苏古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当舞者在树下跳舞时,朴素的、单纯的情感与每一个村民连接在一起,让生命自由地绽放。
图为流苏花间集活动现场。新华网 发
北京工美集团邀请了非遗大师展示非遗技艺,草编、兔爷、毛猴、扎燕风筝的非遗传承人在现场与游客互动,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来自山东的传统彩印花布技艺传承人张继胜也带来了具有鲜明沂蒙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彩印花布。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由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苏家峪村委会主办,得到众多机构和志愿团队的公益支持。整体内容丰富多彩,在风格上延续了往年的沉浸式游玩氛围,设置了非遗展示、即兴舞蹈、诗词对答、特色美食品鉴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