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教学变革
为推动长春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期间,长春新区确立了以信息化推动教育转型,以“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助推教育现代化”为建设目标,以智慧教育助力“双减”,实现数据驱动提质增效;通过数字校园试点项目建设、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学业评价试点项目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教、学、管、评”实施课堂教学变革、数据治理构建、精准学业评价,探索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推进区域数字化转型。
在区域的整体设计和顶层规划中,长春新区致力于探索建设区校两级智慧建设数字基座路径,汇聚区校一站式数据融合平台,完善数字化基础建设,打造区域数字基座。长春新区教育局以精准教学靶向教学为研究方向,以数据为核心,进一步变革管理模式,打造“教育大脑”,实现服务便捷化、管理精准化、决策科学化。
一,基于数字校园平台打通学校信息孤岛深度融合应用
长春新区的尚德学校通过建设数字校园平台,依托教育信息化赋能,打通学校各类软硬件信息孤岛,实现协同管理。
通过搭建智慧五悦评价系统帮助全体尚德学子早日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实现五育并举、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通过搭建教师科研系统帮助学校建立教师科研的电子档案,满足了教师数据利用的精准性,靶向定位所需内容,也让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有了新的维度和客观的参考依据。通过建设码上安全系统解决了学校电教及后勤部门设备日常巡检工作的数字化办公,实现巡检人员、管理人员的减负增效,革新了学校对安全设备检查的管理模式,将安全工作更加标准化、科学化、常态化。智慧班牌系统以数字校园云平台为基础贯穿学校各类数据,并可向师生展示校园内的各种信息和应用,如:班级风采、课表、新闻公告通知、成绩查询,教师学生数据信息,不仅提供实时信息更新和动态展示,还能帮助学校实现考勤管理、家校互通、设备保修等应用场景,大大提高校园智慧化水平。
二,基于智能板赋能教研、课堂、作业多场景
在长春新区慧谷学校三年二班冯璐老师讲授英语二单元《Module 9 Unit 2 I‘m going to be a driver》的课堂上,学生利用“智能书写板”在草稿纸上不改变习惯的原笔迹书写作答的同时系统会将学生书写内容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大数据模型自动分析整理出错题,瞬间将学生学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方便冯璐老师课堂授课时进行精准的教学决策。
此外,学生在智能板系统上还能完成教师日常布置的作业,系统能自动对学生书写的作业进行数字化实时采集,打通作业数字化的最后一公里,能精准采集到每个学生每道题完成的时长情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统计,做到千人千面生成学生的个性化学情数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基于后台大数据也能辅助教师很好的进行分层教学、高质量作业设计,充分落实国家的双减政策。
三,新区智慧教育未来展望
长春新区现有现有中小学校19所、24个校区,学生61686人,专任教师4233人。教育局通过全方位信息化深度应用,打造长春新区智慧教育大脑,将所有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心的同时,还支持学校个性化信息化建设,做到千校千面的数字校园。后续长春新区教育局将继续推进各部门,各学校形成智慧治理工作流。共建智慧化教学应用,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学习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以试点应用为指引, 扩大应用功能效应,按一定数量逐年增加数字校园建设;打造智慧新区,解决数据孤岛、应用孤岛、硬件孤岛问题,建立统一的综合教育应用服务体系,并以一校一特色的个性化数字校园建设,引领区域数字化教育转型,形成典范,实现全省示范,全国特色。(杜晓明 郭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