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新时代——资产评估业务新发展”国际评估专业会议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联合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党委副书记杨松堂主持。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长余蔚平介绍,此次国际评估专业会议既是展现评估行业最新研究成果、探索评估新业务领域的舞台,也是发掘评估行业新发展机遇、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将对推进评估专业建设、加快评估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更好服务全球经济发展。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务实合作,推进交流互鉴,不断推动评估行业国际交流迈上新台阶。
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管委会执行主席陈惠华表示,资产评估行业处于将环境可持续性融入财务决策核心的最前沿。亚洲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创新正在影响世界评估领域,推动卓越并促进合作进步。陈惠华认为,作为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的重要合作组织,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为全球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专业知识,为全球评估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表示,多年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围绕评估行业人才培养、评估准则相关问题研究和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展了持续深入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此次会议将架起各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桥梁,不断为推动资产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张更华围绕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作主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在加强会员服务与管理、准则建设、自律监管、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他表示,下一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将加快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完善资产评估机构综合评价体系,改善行业营商环境,提高自律监管效率,推动资产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首席执行官尼克·塔尔伯特围绕国际利益相关方对《国际评估准则》的意义和需求及《国际评估准则2025》最新修订情况作主旨演讲。他表示,全球市场在很多方面依赖评估专业,包括支持投资以及并购重组活动、支撑财务报告、确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等。可靠的评估十分关键,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并促进金融稳定。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致力于建立一致和透明的评估准则,促进全球评估行业发展,维护公众利益。新版国际评估准则包括了ESG和金融工具等内容。
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局长陈惠菁认为,无形资产是全球经济中经常被忽视但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化和评估是释放无形资产价值的关键。陈惠菁表示,中国已经有完备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并在无形资产评估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助力知识产权融资方面有大量成功案例。未来,新加坡将加强与中国及其他国际伙伴合作,与国际惯例和规范保持同步,提高全球无形资产评估报告的质量和一致性,助力投资者更好衡量现代价值创造。
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亚洲办公室主任、无形资产技术总监尼古拉斯·科尼亚利迪斯认为,国际评估准则应用和无形资产评估是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专业判断、专业知识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评估人员可以从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中进行选择。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及其董事会专注于评估准则,并与财务报告准则制定者保持良好关系。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期待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继续对话。
此外,来自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北京中和控股集团、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东洲资产评估公司等资产评估机构,以及上海数据交易所、新加坡华侨银行的专家学者围绕“数字经济与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可持续发展与资产评估”“资本市场与资产评估”等议题作主旨报告。
来自新加坡知识产权局,首都经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中联资产评估集团公司、中诚君和(北京)国际资产评估公司、北京中林资产评估公司、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公司等资产评估机构,以及香港华坊咨询评估、Brand Finance、新加坡大华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等专家学者,以“知识产权:亚洲如何更好地刺激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投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实践中投资者和评估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与会专家高度认可中国在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投资方面的进步,呼吁各界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投资。专家们认为目前中国在ESG领域已经初步形成政府、企业和资本市场协同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提出要发挥资产评估价值量化、价值发现功能,为ESG领域贡献评估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