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医药在新时代,尤其是在“00后”中焕发了新的健康活力。当“啤酒加枸杞”“熬夜敷面膜”的“朋克”养生逐渐退潮,年轻人开始认真寻找有科学底蕴的健康方案……中医文化正借短视频、图文等“轻载体”,悄然占领Z世代的收藏夹。
深夜11点,25岁的程序员小赵仍在滑动手机屏幕,观看一条“三分钟办公室颈椎自救”的穴位按摩视频。这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动态图解,正受到年轻打工族群的追捧,评论区挤满“00后”的跟练打卡和“催更”留言。
中医文化正逐渐被更多年轻人接受,但中医的另一面:传统典籍的晦涩表达、望闻问切的神秘感仍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市场痛点催生传播变革。在苏州,中医机构正在产生一批与时俱进的内容创作者。吴江区中医院药剂师俞美华将所学所悟巧妙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形式,借助短视频、图片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现在的她每天坚持在朋友圈打卡,分享中医养生心得、药膳制作方法,以直观、实用的方式为工作忙碌的群体提供中医养生知识。在她的影响下,一批年轻人开始过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晚上10点半入睡、早饭要有营养、工作间歇之余做做颈椎运动......“以前整天觉得困,周末睡到中午也没觉得精神,现在改变了生活方式,就觉得整个人都有劲了!”其中一位年轻粉丝说。
为破解“一看就会,一用就废”的传播瓶颈,一些中医文化创作者着力构建年轻化应用场景。在短视频平台,“通勤地铁上的手指养生操”“电竞版菊花枸杞茶”等内容引发围观。这种“去药房化”的表达激发着转播和二次创作热情。
面对新媒体热潮,一位参与短视频制作的年轻中医坦言:“我们不是在颠覆传统,而是搭建新的对话界面。”当中医经典的字句变成弹幕在屏幕滚动,古法炮制药材的过程配上了卡点音乐,望闻问切的诊断经验融入互动特效,保温杯里的草本茶遇见短视频的进度条——中医药文化的千年智慧正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传承,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正重新定义健康生活的年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