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曹县积极响应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号召,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各方面资源要素,抓核心、织网格、强队伍、搭平台、促融合,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矛调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聚力多方资源,构建“一站式”解纷体系。一是注重阵地打造。曹县郑庄街道以综治中心为依托,按照“前厅后室”模式设置功能分区打造办公场所,即前有受理大厅,“一窗口”受理群众提出的矛盾纠纷、信访诉求、投诉举报、法律咨询等各类诉求;后设有领导接访室、心理疏导室、视频接访室、联动调处室、法治宣教室等功能室,配置懂政策、懂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15名。二是强化资源整合。 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妇联、民政、人社、计生、国土等部门力量,选派业务精英、调解能手入驻中心办公,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土地纠纷、医疗纠纷、劳资纠纷、婚恋纠纷等矛盾。三是抓好队伍建设。用好基层调解。发挥各村老党员、网格员、“五老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力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为群众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建强专业调解。吸收各领域业务骨干、法律专业人士等组建调解专家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会商研讨疑难复杂和重大的矛盾纠纷个案,提高调解工作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来访群众‘只跑一地’,就有多个部门按需‘一揽子’受理。”郑庄街道司法所所长高中军介绍说,今年以来,矛调中心受理矛盾纠纷480件,调解成功率达95%。
聚焦矛盾化解,打造全链条多元解纷。曹县郑庄街道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以街道、村、户为单元,每周开展矛盾纠纷拉网式排查。坚持边排查边化解,每月调度案件化解情况,能化解的案件及时化解。对排查出的未能及时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要进行梳理和分析研判,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多元化解。一是严格实行“五个一”责任制,即实行“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的调处化解责任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和化解方案。二是严格实行挂销号制度,化解一个,销号一个。信访办将梳理的矛盾纠纷汇总,建立滚动销号台账,每周五推送给各管区、各村,督促化解,最大限度地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初始阶段。对一些易激化、易走极端的矛盾风险点,成立工作专班,限期处置化解。三是联动调处化解,结合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调解、化解合力,提高矛盾纠纷调处率。
“在来之前我几乎陷入绝望,以为要等很久才能有结果,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为矛调中心工作人员点赞!”郑庄街道青山村村民李先生感慨道。今年4月份,由于辖区徐民高速的施工影响,在下游沟渠处停滞不前,导致李先生以及下游村民共2600亩耕地无法得到灌溉,在郑庄街道矛调中心工作人员的协调下,李先生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拿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
广泛普法宣传,搭建社会参与连心桥。曹县郑庄街道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普法赶大集”“法治进乡村”“普法进校园”“普法进企业”等活动,发动街道、村调解委员会成员、网格员和各村“法律明白人”,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让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定期深入各村开展排查,将关口前移,及时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开展说服教育、法律政策宣传,切实做到矛盾纠纷苗头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8次,累计开展法治体检、企业法律知识培训7次,累计开展法律进集市、进村庄活动30余次,受教育8000余人次,有效推动形成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为曹县郑庄街道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郭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