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电 18日,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新质生产力”人才创新培养分论坛在京举办。论坛现场,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人才认证及产业服务总监郭斌介绍了开源鸿蒙人才培养计划相关情况和具体实施内容。
“开源鸿蒙(OpenHarmony)是天然面向万物互联的”,郭斌介绍,OpenHarmony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有着深厚的渊源。“华为在2020年和2021年分两次把鸿蒙操作系统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目标是面向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搭建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促进万物互联产业的繁荣发展。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深开鸿”)成立于2021年,因OpenHarmony而生,专注于操作系统,而操作系统的核心本质是生态,因此深开鸿致力于成为开源鸿蒙的生态平台型公司。深开鸿基于OpenHarmony的KaihongOS主要面向2B端,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康养等行业应用。华为的HarmonyOS主要面向2C端,如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等消费者终端设备。KaihongOS与HarmonyOS同根、同源、同生态,都是基于同一个OpenHarmony技术底座发展起来的。”
“开源鸿蒙系统面对的设备与场景广泛,人才需求大,将会产生千万级人才缺口。”郭斌在发布现场介绍了开源鸿蒙的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据悉,针对当前人才短缺和体系不完整的挑战,深开鸿推出“3+2+6”人才培养体系,目标是在三年内培养200万开源鸿蒙生态创新人才。该体系覆盖研究型高校、应用型学校和社会化再培训领域,重点培养操作系统技术研究型人才,软硬件应用开发型人才,行业转型性人才。深开鸿将提供实训场景方案、课程与教具、人才标准与认证、开鸿大赛、创新中心、人才基金等能力赋能,为加强开源鸿蒙人才培养和输送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们要快速推动OpenHarmony整个产业的发展,人才必须跟产业强结合,深开鸿通过成立人才基金和产业基金去做催化剂。”郭斌介绍,深开鸿通过人才基金支持创业初期的团队孵化基于OpenHarmony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产业基金助力有一定基础的组织或企业推向产业化、规模化。“为更好地为开源鸿蒙创业者、青年学者及独立开发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推动开源鸿蒙生态快速发展,深开鸿还推出‘K计划’,即面向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青年学者及优秀独立开发者和团队的创新项目,在创新创业项目早期就给予资金支持与技术指导和创业服务。该项目已面向全国开放申请渠道,学校或者伙伴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行申请。”
据悉,深开鸿已与北京理工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比如在北京理工大学开设“信创学院”,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郭斌介绍,“我们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主要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本科、研究生都已经在招生培养。我们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主要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型人才,目前已连续两年开了相关课程,接下来我们会把更多带设备的开鸿行业场景实例部署到学校,明年将进一步扩大面向行业场景人才的招生及培养。”
“要推动OpenHarmony生态的发展,就要求有非常多的伙伴、以及非常多的场景使用。而人才是整个OpenHarmony生态开枝散叶的种子,我们要积极联合社会各种力量来培养人才。”郭斌总结道,“我们非常坚定我们的态度,坚持开放开源,坚信开源鸿蒙拥有巨大的产业价值。欢迎大家加入,共建OpenHarmony生态,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将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数字中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