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数智教育创新应用分会与新华网联合承办的“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征集活动成果交流大会在北京举办。入围标杆案例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案例《评价领航、智教共长,全力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发展》团队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表示,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紧紧把握教育数字转型发展的大好契机,推动了一场向质向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多元数字平台构建,推动教育教学全面升级
曾芳介绍,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了“云上成中医”数字基座,拉开了智慧校园的全面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建成了‘畅学杏林’数字化课程中心,实现了全校1200多门课程在线资源的全面匹配,也建成了100余门高质量的慕课。同时,我们建立了中医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虚实一体、理实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据悉,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搭建了面向中医药国际传播的E-Learning平台,并且还建设发布了中医药多智能体协同平台,实现了“智教、智管、智学、智评”的全面实践。
以评价为引领,铸就中医药智慧化教育新范式
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曾芳表示,学校此次入选的案例,就是聚焦以评价为引领、实现中医药教育的智教共长。“一方面,我们聚焦‘以评促学’,通过AI伴学、掌上金课等智能思维训练以及5G床旁传输和虚拟仿真实验训练等方式,拉近了学生和名医、大师之间的距离,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医时候的‘思维-能力’转化难的问题,形成了新时代的‘师-生-机’三元互动的师承教育的新的模式。另外一方面,我们聚焦‘以评促教’,通过AI巡教和课堂画像、教师画像等等的方式,聚焦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实现了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改革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药智慧化教育的新范式。”
曾芳表示,参加此次会议是一个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实现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和各位同道一起交流的良好时机。成都中医药大学也希望聚焦中医药高质量的发展,和大家一起共同推进面向未来的中医药教育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