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五矿信托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正式发布《高净值人群投资行为报告》。发布会以“理性决策 科学配置”为主题,引导投资人关注科学资产配置对穿越周期和市场波动的意义,克服非理性行为偏差对财富效应的弱化,并呼吁财富机构识别不同类型投资人的差异化特征,从而为其制定科学精准的服务方案。
五矿信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卓致辞时表示,探讨投资行为对财富管理的影响,既有学术研究价值,又具实践指导意义,启发行业耕耘者进行深度思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科学投资的视角,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家金融改革步伐坚定迈进,坚守合规底线、稳健经营的企业,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五矿信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卓致欢迎辞
五矿信托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何飞分享了发起此项课题的初意,他表示:“客户在投资链条中,会经历诸多信息不对称。了解投资的底层逻辑,能引导我们打开信息与认知盲盒,提高投资胜率。而帮助投资者提高认知,实现超越周期的收益,是提供服务的起点,也是服务的终点。”
五矿信托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何飞分享发起研究的初意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余剑峰在发布会上指出,非理性行为背后其实有着深层次的理性动因。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倾向于卖出赚钱的股票,而持有亏损的股票,这是风险厌恶心理在作祟,人们的恐慌情绪则会放大这一现象。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余剑峰分享前沿行为经济学理论
余剑峰发现,投资者容易被市场的短期波动吸引,又由于认知偏差等原因,会出现不理智的投资操作。部分投资者喜欢投资波动大、价格低的股票,认为存在小概率翻倍的可能,这种“彩票”型的股票很诱人,但实际上这种股票长期收益率往往是负数。这集中表现出人们会放大突出事件。而在金融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多、易波动,投资者个人的情绪偏好和操作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余剑峰就影响投资者判断和决策的认知偏差等做了深度解析。他认为,想要获得良好的投资体验,首先要认清自身的投资偏好,借鉴科学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规划投资行为,不要持续浇灌“杂草”,既要克服恐惧,更要控制贪婪。
此外,发布会上,五矿信托财富管理中心就五矿信托“4K”各版块的相关内容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共同探讨“4K”如何提升投资的幸福感。
据介绍,五矿信托财富管理基于对资产配置服务的持续打磨,于2022年正式推出“4K”服务理念,将客户服务的四个部分——KYC客户理解、KYM市场解读、KYP产品研判、KYA组合管理进行协同整合,并通过持续跟踪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资产配置方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配置。
“KYC客户理解”条线负责人梁晓露表示:“我们做客户KYC的时候,到底在做什么?过去讲洞察客户,这其实还是机构角度。KYC的本质应该从客户角度出发,理解客户、感知客户真实需求,从而提供流畅且精准的服务体验。”
“KYM市场解读”条线负责人何婉婷说:“为什么很多时候投资的幸福感不高?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着一根波动的权益曲线。解决方案之一就是把投资者的收益曲线扯平,不做过多择时,而是通过资产配置构建出一条平滑的曲线。”
“KYP产品研判”条线负责人许明杨则表示,与KYC和KYM协同,KYP系统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解构管理人和产品持仓来让客户高效、透明地了解所投产品的特点和属性。“只有了解自己产品的波动特征和策略特征,才能知道所选的产品组合到底对不对,从而进行有效的调整。”
“最终,我们将前三个板块有机整合,并遵循三个原则推动KYA组合管理,分别是:兼顾传统金融模型与用户偏好、兼顾客户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以及兼顾短期收益与⻓期回报。”“KYA组合管理”条线负责人张博翔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弥补了传统模型对个人客户反馈的不足,推动服务‘千人千面’,并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存量资产’‘增量资产’两个不同‘心理账户’的均衡,引入对生命周期财富规划的概念,发挥财富效应的最大化。”
据悉,本次五矿信托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的《高净值人群投资行为报告》,从数据分析到报告修订完成历时9个月,累计调研8808个样本,展示了行业转型期间高净值人群投资趋势和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