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5月27日电(记者肇蕾)从服务国家盛事的奥运视觉设计,到塑造重庆城市名片的洪崖洞景观;从彰显文化自信的金熊猫奖形象,到展现航天精神的神舟十七号、神舟二十一号任务标识,川美人以艺术创作为笔,描绘着时代发展的壮阔画卷。
5月23日,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四川美术学院,走进这座西南片区“头部艺术殿堂”,共同探寻艺术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共鸣。
川美设计的濯水古镇风雨廊桥。
今年是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85年来,川美培养了大批“实践型艺术英才”,以设计为主要手段,努力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以及推动城市更新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西南地区艺术教育的领军者,川美成立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校艺术学联盟”,牵头建设“西部民族艺术与国家认同研究院”,通过艺术智造与学术研究双轮驱动,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产教融合创新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艺术动能。
同时,川美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服务新时代西部“双城记”,主动融入西部大开发,不断探索艺术、科技与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累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项目达900余项。
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顶梁柱”作用,川美在由学校设计建立的重庆工业设计中心里,构建起全设计产业链,打造了重庆制造业设计服务综合体,聚焦高端智能装备、工业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推动美学与现代工业发展相融合。在“艺术+科技”深度融合中,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双碳”战略等领域,致力于打造全球校企合作的标杆,以国际化视野,推动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
从城市到乡村,从传统工艺振兴到航天科技创新,从在地艺术实践到跨文化交流,四川美术学院始终以“艺术服务社会”为使命,以艺术语言诠释时代精神,探索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融通艺术科技、传承文化根脉”的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