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热搜》:什么是钓鱼效应?
什么是钓鱼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特定的内心强烈需求而产生的相应行为现象,称之为“钓鱼效应”。这是因为在钓鱼中,人们总喜欢把鱼饵放到鱼的面前,让鱼产生特定的内心强烈需求,因为这是它最喜爱吃的东西,从而产生吃鱼饵的行为,结果上当受骗,走上死亡之路。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钓鱼效应发生的呢?
一是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人们便会把注意力集中于此,这一对象便会得到清晰的反映。而要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往往是与平常不一样的那些奇、异、特刺激物。
二是激发人们内心的强烈需要。人们的行为产生与内心需要密切相关。无论在商场、家庭、学校,打动人最好的方法,首先是引起对方内心的强烈需求。能否激发人们内心强烈需要与能否产生钓鱼效应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是诱饵的选择至关重要。好奇心与强烈内心需要的产生均与诱饵有关。如果没有诱饵,两者都不可能产生。因此,一定要精心选择符合人们需要的能诱发人们需要的那些鱼饵,否则钓鱼效应就不可能产生。
钓鱼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诱人的“鱼饵”面前,不妨停止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不是“钓鱼之饵”。同时,如果是自己要去“钓鱼”的,那么就必须注意“鱼饵”的诱惑性、隐蔽性、吸引性,让人不知不觉地产生钓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