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参与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MAB)联合主办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举办。该研讨会由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聚焦向世界展示女性在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领域的贡献,搭建经验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为将于9月22日至27日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预热。活动得到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浙江大学的支持,来自全国的80多名嘉宾、专家及优秀案例代表参会。会议开幕式由ANSO秘书处副主任易志军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在视频致辞中说,UNESCO东亚地区办事处愿与ANSO和中国MAB携手,持续推动自然教育、提升女性领导力,共同构建一个共享公平且具有韧性的地球家园。
中国MAB秘书长王丁在致辞中说,本次评审围绕主题性、代表性、创新性、影响力、本土性、区域性等6个标准,推选出的66项优秀案例,集中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女性对践行“人与生物圈计划”理念的自然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对在我国推动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教育室负责人在致辞中说,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教育工作者是我国自然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期待与会代表通过深度交流、集思广益,总结凝练好生动典型的自然教育案例。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国权在致辞中介绍了杭州市正在积极筹备人与生物圈体系内覆盖面广、规模和影响力大的国际会议——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他表示,天目山也将迎来世界各地参会代表的实地考察和交流,期待与会代表通过精彩分享与深入研讨,总结形成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态事业发展。
ANSO秘书处项目主管、副研究员赵敏燕作为UNESCO参与计划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ANSO和中国MAB为落实2023年双方联合发布的“汗马自然教育共识倡议”,关注女性群体贡献,推动国际传播的实践。本次研讨会是该项目的重要内容,其成果将于今年9月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自然教育边会上发布和展示。
案例代表报告环节,复旦规划院生态环境分院自然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雍怡从女性从事自然教育的优势角度分享了自然教育中女性绽放的“她力量”。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刘振杰结合保护区相关工作介绍女性在自然教育中的作用和成长,并提出依托ANSO资源优势促进国内生物圈保护区国际合作以及搭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平台等建议。杭州大地之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徐剑敏作为自然教育机构代表分享了“入行”初心、历程和心得体会,介绍了大地之野开展的自然教育品牌和运营体系的探索经验。
研讨交流环节,由上海辰山植物园研究员王西敏主持。案例代表分别从保护区管理人员、行业倡导者、科研院所工作人员、高校及中小学教师、自然教育机构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居民等保护区长期合作者的视角,总结各自在保护地自然教育领域的贡献、价值、创新实践和宝贵经验,并共同探讨优秀案例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的多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