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28日电(记者 孙青)健全内控、预防舞弊、合规经营不仅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七届(2023)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2023企业内控与反舞弊第五届行业峰会”发布《2022年度中国企业员工舞弊犯罪司法裁判大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司法裁判的企业员工舞弊案件共499例,舞弊案件金额总计9亿余元,平均案值约182万元。
针对常见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利用计算机实施舞弊等重点舞弊刑事处罚罪名,报告选取了2022年度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刑事判例进行大数据分析。
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表示,做好企业内外舞弊的预防、监控与治理,搭建符合企业利益需求且合法合规的内控体系是峰会不变的主题,峰会为从业者搭建了积累、更新理论知识和办案经验的平台,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第三方专业机构之间的交流也得以持续开展并且不断深入。
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使企业内部控制和反舞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长宁区始终高度重视企业内控与反舞弊工作。在不断完善政策保障的基础上,也时刻关注该领域的新趋势、新动向。”
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局长王伟琴介绍说,今年以来,长宁区司法局牵头,通过建立完备、高效、便捷的区内协同机制,架设司法、投资促进、工商联三方协作平台,定下以“组织链”串起“产业链”“行业链”和“专业链”,为营商环境“法治内核”增添“新样本”的基本思路,在三方合力架设的协作平台中,让法企双方有了更多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在裁判文书公开程度降低的背景下,从公开渠道能获取的与舞弊相关的刑事裁判文书数量日益减少,但舞弊案件的平均案值仍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值得引起从业者的重视。”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汪银平发布了星瀚企业内控与反舞弊法律中心的最新成果《企业反舞弊法律法规工具书(刑法篇)》。“我们希望各方在办理舞弊犯罪的时候,舞弊行为可能对应哪些罪名、该罪名的具体规定及适用,都能够在一本工具书中查询检索。”汪银平说。
据了解,“2023企业内控与反舞弊第五届行业峰会”由上海市犯罪学学会、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犯罪学学会企业犯罪防控专业委员会、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50多位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内审、监察、合规、风控、法务、财务、人事、IT等从事企业内控与反舞弊实务的专业人士,所处行业领域覆盖消费品、制造业、高新科技、互联网、房地产、医疗医药、文化传媒、金融、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