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党建引领科技金融创新,校企联合精读AI新时代”党建共建活动。双方党委领导、党支部代表共计50余人齐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通过学术分享、战略签约、产学研对话等形式,共探科技金融创新路径,深化校企合作新模式。
本次党建共建活动合影
党建领航:共筑科技金融产学研高地
本次活动在双方党委领导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许闲强调,科技金融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高校需通过校企共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彭旭敏则从“锻造科技金融硬实力、构建产学研用新高地、党建引领绘就发展同心圆”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该公司以“数据中心+精算中心”双轮驱动构建创新生态的实践。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反欺诈项目已追回赔款超百万元,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逾1万亿元。
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党委通过“战略融合”,将“学习型组织”建设写入公司制度,打造“全员学习积分体系”,实施“学习型组织建设专项行动”,建立人才培养贡献评估模型,以制度创新激发组织活力,明确“精算赋能实体、数据驱动转型”的实施路径;同时,通过“组织融合”在精算中心、数据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由党员骨干牵头“新能源远望计划”“反欺诈攻坚”等重点项目,让党旗飘扬在科技创新一线;此外,通过“文化融合”,让学习从“个人选修课”升级为“企业必修课”。
本次党建共建签约仪式现场
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党委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开展“联学联建”,共办“AI+保险”党员读书研讨交流会,正是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与“专业创造价值”的平安企业精神深度融合,打造培育科技金融创新人才的价值共同体。活动现场举行了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双方明确将在科技金融重点项目中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推进人才培养双聘机制、学术成果产业化转化等计划。
书香赋能:学术智慧碰撞产业实践
恰逢世界读书日,活动特设科技金融专题分享环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段白鸽系统解析《风险理论与精算建模》的学术脉络,提出“科技金融-企业创新-经济增长”传导模型;楼平易副教授则以健康险科技定价、美国准备金评估革新为例,揭示技术对保险底层逻辑的重构价值。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章力详细分享了公司科技保险产品创新体系及保障供给情况。
截至目前,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累计开发30余款科技类保险产品,涵盖生物医药冷链运输保险、集成电路流片费用损失保险、人工智能设备责任保险等创新险种,已服务生物医药企业400余家,提供超50亿元风险保障,全力支持医学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与生产销售。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推出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损失补偿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及研发人员高端健康险等一系列专属产品及绿色通道支持体系,服务企业超300家,提供约670亿元风险保障。2024年,公司承保高端制造类企业约86家,提供风险保障超27亿元,有力护航国内高端制造业的稳健发展。
生态共建:培育新质生产力标杆
响应科技金融导向,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在业务发展及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应用保险科技,赋能更多业务场景,做实风险减量服务,提升服务质效,推进保险高质量发展。
在赋能新业务场景方面,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研发小微企业智能核保模型,可快速配置小微企业专属产品,实现自助投保、自动核保,提升服务效率,已为超2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通过动态感知技术应用,创新研发“防消保”产品,打造“火灾监测+应急响应+火灾风险保障”的服务模式,服务超大城市安全治理。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700家企业提供38亿左右的火灾责任风险保障。
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通过“保险+科技+服务”模式打造风险减量服务,如运用鹰眼系统DRS2.0实现灾前预警、保中地质沉降监测、保后固证回溯全流程管理,以及在建筑工程安责险领域入选国家应急管理部最佳案例的基坑智能监测系统应用。
共建双方表示,未来将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动科技金融在离岸贸易、数字贸易、高端航运等新兴领域探索定制化解决方案,并通过“精算导师双聘制”等机制培育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
与会者参观复旦大学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
据悉,双方就AI精算模型开发、长三角生态保险等议题展开闭门研讨,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本次活动与会者还参观了复旦大学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此次共建标志着校企协同创新迈入新阶段,为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