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沁园春·梦孚若
词作者:刘克庄
撰稿:陈骥
诵读赏析:田磊
何处相逢,
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
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余子谁堪共酒杯。
车千乘,
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
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
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
万户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
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点击收看·
【赏析】
词人好友方孚若惜未能完成抗金宏志,郁郁而终。词人悼好友,抒发仁人志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愤。
刘克庄(公元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诗学晚唐,为江湖派大家;词承辛弃疾一派,风格雄肆疏放,情怀怨愤激切,笔势纵横跌宕,为辛派后劲中成就最大的词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二百卷,词有《后村长短句》五卷。
《沁园春》,调名缘起《后汉书》,沁园指公主之园。最早传世作品为张先词《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但张先之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相比,尚欠精工,故后人填词多遵苏词,以为正体。《钦定词谱》收此调共七体,其中正体为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此调上下片四字对偶句甚多,多抒发壮阔情志,为豪放派词人所钟爱。有《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别名。
此词大约作于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词题“梦孚若”,其中“孚若”为词人的同乡好友方孚若,与词人一道有着抗金志气。史书记载方孚若刚正有气节,惜未能完成抗金宏志,郁郁而终。词人借此词悼念好友,兼抒发仁人志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愤。
上片叙述梦境,纯以虚写,笔势纵横,极富浪漫想象。词人梦中与友人畅游已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北地,登宝钗楼、访铜雀台,食东海长鲸之肉,骑西北“龙媒”宝马。二人意气风发,宛若当年的刘备与曹操,招揽各方贤才参与国事。这里,词人将自身与友人共同的抗金理想投射到梦境中,借梦境表现现实中未能完成之心愿,突出收复志向。
下片由梦境转入现实,以梦境与现实之巨大落差,抒发明主不逢、志士失路的悲慨。在词人与友人酣饮、鼓声齐鸣之际,词人突然被晨鸡从睡梦中唤醒,由梦境转入现实。“晨鸡”提示了时间,词人梦醒后感叹年华空逝、自身一事无成,同时对比梦境的美好,抒发现实之报国无门的悲愤,借李将军不遇明主的典故,叹息友人不得志而终,也感叹个人命运,在梦醒后的感伤情绪中结束全篇。
全词纪梦,虚实结合,互相照应,梦境的美好映照、凸显着现实的悲哀,历史典故的嵌入,也辅助着情感的抒发。词人对梦境、现实两层空间展开叙述,情感雄放而激切,显示出辛派词风。
撰稿:陈骥,江西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古籍出版中心)主任,副编审。著有《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的诗与情》《增修历史感应统计 魏晋南北朝卷》、注评本《千家诗》等。
诵读赏析:田磊,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曾荣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中宣部授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三届中国京剧之星。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李彤、张石、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胡晨曦、黄文静、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