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闫惠卓)近日,第十二届富国论坛在苏州举办。本届论坛以“重估·重构·重燃——AI驱动下的中国资产价值跃迁”为主题,汇聚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名誉院长谭建荣、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等专家学者,来自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以及来自富国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前瞻全球秩序变局、把脉AI产业趋势、共议资产配置、展望行业投资机会。
据悉,本届富国论坛采用“线下+线上”联动模式,吸引近1000位投资者与资管行业专业人士现场参会,线上直播实时观看突破1400万人次。本届富国论坛以深度洞察与实战策略探讨相结合相结合,为资管行业呈现一场思想碰撞的年度盛会。
全球格局加速演进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地缘博弈加剧、技术封锁频现,全球宏观环境正经历深度重构,而AI(人工智能)引发的“算力革命”加速产业生态迭代。本次富国论坛主论坛开场,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名誉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分别以“智启新章,人工智能的影响与未来”“全球秩序变局,新格局新契机”为主题发表演讲。
谭建荣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正深度重构投资逻辑。未来希望AI产业能够做到重估、重构、重燃,使人工智能技术跟其他产业更好地融合起来,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何伟文指出,中美经济深度互补,供应链交织决定“脱钩”不可行,中国需以开放合作对冲单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规则。面对新格局,中国应更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巩固APEC、G20及“一带一路”合作框架。
解码宏观变局下的资产配置逻辑
面对地缘博弈升温与AI技术革命的双重冲击,第十二届富国论坛第一场圆桌聚焦“宏观锚点与资产配置”。五家券商首席经济学家与策略分析师同台论道,从中美博弈、大类资产到产业趋势,为投资者厘清变局中的核心逻辑。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中国政策储备充足,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强调,抢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的韧性是短期的确定性抓手。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将资产划分为三类:强周期类(地产链)、稳定类(黄金、高股息)及科技新兴类(AI、创新药)。他强调,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较优对冲工具”,而创新药出海与AI硬件渗透率提升是科技主线核心。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提出,在全球中国资产是更具优势的一类资产选择。
与会嘉宾一致将科技与红利列为年度投资主线。刘晨明建议关注低波红利与创新药出海;张启尧看好AI下游应用及服务消费的“双阶升级”;王胜表示,经历过去几年赚钱效应的调整,权益资产在未来有望迎来实实在在的牛市,行业层面来看,他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与无人驾驶;李超总结称,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AI、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尽管外部扰动加剧,但中国资产在全球再平衡中凸显配置价值。政策呵护、制造业韧性及技术突破构成核心支撑,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穿越波动的“压舱石”。富国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袁宜总结:“环视全球,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确定性反而相对更强。”
中流击水 解析基金投资的势与道
第二场圆桌论坛以“中流击水,基金投资势与道”为主题,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包承超与富国中小盘精选基金经理曹晋、富国精准医疗基金经理赵伟、富国价值优势基金经理孙彬、富国新材料新能源基金经理徐智翔、富国稳健增强基金经理俞晓斌等五位基金经理共话市场机遇,围绕贸易摩擦、科技趋势与新规应对展开深度探讨。
在本次圆桌论坛上,五位基金经理普遍认为,面对宏观波动与制度变革,将持续深耕能力圈,通过产业深度研究与组合精细管理,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作为富国基金倾力打造的品牌活动,富国论坛自2002年以来,始终秉持着高品质、权威性、务实性原则,聚焦国内外金融热点,关注财富管理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为金融业思想交锋、业务交流的盛会。
立足当下,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正在加速推进。展望未来,在公募基金行业深化改革的政策指引下,富国基金将继续聚焦专业投资能力的提升,助力投资者在全球变局中捕捉确定性机遇,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