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这座被誉为“林城”的城市,以其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存,共同绘就了一幅多彩的城市画卷。而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贵阳精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一科技”)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磷化工领域独树一帜,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精一科技坐落在贵州这片磷矿资源丰富的土地上,自2006年成立以来,依托贵州磷矿资源禀赋及自身技术积累,致力于磷化工深加工、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之路,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深耕超高纯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
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时,和高纯黄磷相关的文献、专利资料都非常少,我们团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技术总监舒骁骥说。随着资金一点一点解决,人员一步一步到位,技术一个一个完善,企业终于在2011年取得了初步结果,他们开发的黄磷纯度达到6N(99.9999%)以上,为下一步生产合成电子级高纯三氯氧磷打下坚实基础。
2014年,精一科技的三氯氧磷出口印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企业的三氯氧磷及其配套PSS系统投入市场后得到高度认可,产品销往北方华创、捷佳伟创、中国电科、隆基绿能等国内知名半导体、光伏设备厂商,还稳定出口印度、越南,每年可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迈出了第一步,精一科技的发展方向愈发明确,前行脚步也更加稳健。
2016年,企业在现有高纯黄磷的基础上,又组建高纯红磷研发团队持续研发。与高纯黄磷相比,高纯红磷的研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意味着它的难度更大。
舒骁骥再度担任技术负责人,带领研发团队,经过5年多的攻坚克难,终于在2021年下半年取得突破,制成高纯红磷样品,经全球知名权威检测机构——美国埃文斯(EAG)上海实验室检测,73项金属和非金属杂质均低于检出限。
2022年,精一科技的高纯红磷样品进行多批次生产性验证,试制出的磷化铟多晶已达到国外产品同等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研究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精一科技正是紧扣该环节,将高纯黄磷、高纯红磷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从“纸上”跃到“地上”,实现发展的“一鸣惊人”。
然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精一科技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等,这些因素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应对挑战,精一科技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该公司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凝聚员工力量,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活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精一科技与交通银行首次合作始于2022年,期间合作良好。作为一家深耕金融领域的老字号银行,2024年6月,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在日常走访了解到精一科技发展情况后,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为其提供金融支持。分行协同前中后台多部门,组成专项工作小组,深入企业实地调研支持。工作小组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以及生产一线员工的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市场前景以及资金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工作小组充分论证了融资方案的可行性,现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经过多次讨论和沟通,分行最终确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科创黔行贷”。该方案采取“信用+知识产权质押+机器设备”组合担保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这一创新性的融资方案不仅解决了精一科技的资金问题,还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效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精一科技对交通银行的金融服务表示满意,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双方将在信贷融资、资金结算、理财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截至2024年10月末,精一科技在交通银行通过“科创黔行贷”产品获得授信500万元,并已顺利将资金投入到企业日常采购原材料、员工工资、缴纳税费等,为后续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保障。截至2024年10月末,贵州省分行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4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05%。
展望未来,精一科技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与交通银行的合作,充分利用金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将持续关注精一科技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