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台县的茶园里,一场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自2024年6月起,台州联通携手天台县,以街头镇为起点,开启了智慧茶园气象监测系统的建设之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实现了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墒情及病虫害动态的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为茶农提供了精准的种植决策支持。这一创新举措,让试点茶园亩均管理成本降低了 15%,茶叶品质稳定性提升了 20%,充分展现了“数字+农业”模式的巨大潜力。
智慧监测筑牢根基,精准赋能茶产业
天台县街头镇的茶园里,一套套微型气象站矗立在茶树之间,这些设备如同茶园的“贴身管家”,实时监测着茶园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以及土壤的墒情和病虫害情况。通过这些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台州联通将茶园的环境数据精准采集并传输至云端平台,茶农和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茶园的实时数据。
“以前种茶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当地茶农感慨道。借助智慧茶园气象监测系统,茶农能够根据精准的气象预报和土壤数据,提前做好防寒、防旱、防病虫害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同时,精准的种植决策支持还帮助茶农优化了茶园的管理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投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双轮驱动,构建产业数字化生态
2025年1月21日,继街头镇茶叶全周期监测项目成功落地后,雷峰乡祥和村茶博园绿色防控项目也顺利试运行。作为天台县“万亩数字茶园”战略的核心实践,该项目不仅标志着浙江联通与乡村合作模式的创新突破,更为全国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范式。通过科技赋能,茶产业全链条升级,从茶园种植到茶叶加工,再到茶旅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生态闭环。
在雷峰乡祥和村茶博园,台州联通通过集成生物防治物联网监测与可视化追溯系统,构建起“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绿色管控体系。项目创新采用“以虫治虫”“光诱捕虫”等生态防控技术,结合气象数据动态调整防控策略,预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0%以上。这一绿色防控体系不仅保障了茶叶的生态安全,还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政企协同,探索共富新路径
茶博园绿色防控工程是台州联通与天台县深化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充分整合了政府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与村集体资源优势,形成了“政企村”三方共建模式。项目直接带动周边50余户茶农参与数字化管理培训,提升了茶农的数字化素养和管理能力。同时,该项目还计划年内拓展至全县3个核心产区,预计年新增茶旅综合收益6%,为山区共富注入了新动能。
“通过与台州联通的合作,我们不仅提升了茶产业的数字化水平,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发展的共富新路径。”天台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政企协同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各方的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慧监测+绿色防控’双引擎驱动,我们不仅要实现茶叶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更要以数字化场景重塑茶旅体验,让‘天台黄茶’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随着全域数字茶园网络的加速构建,天台正逐步构建起“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国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鲜活样本。
台州联通将继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助力天台县茶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茶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联通力量。接下去,台州联通还将进一步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探索更多适合乡村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让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台州联通 陈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