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4部门联合下发了《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求,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相互尊重、保护隐私、严守法规、加强沟通”为核心原则,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大力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增进医患交流互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北京老年医院因来院患者绝大多数属于老年群体,尤为注重医学人文关怀建设,并形成了独具人文春晖的医院文化特色。
据北京老年医院党委书记陈兴德介绍,医院制定了《北京老年医院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实施方案》,提出了创建老年友善医院的框架和建设标准,并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到每一位职工的工作细节中。近年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合启动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围绕友善文化、服务、环境和管理等方面,优化老年人的就医体验。
北京老年医院党委书记陈兴德
陈兴德表示,“友善”是医疗机构人文关怀建设内涵的集中体现。北京老年医院将本着“让患者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的执业原则,不断以友善文化建设丰富医院人文关怀理念的独特内涵。
神经内科主任张志勇科在介绍科室独有的“天轨系统”时表示,神经内科的很多患者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天轨系统通过安装在科室和病区各个场所天花板上的轨道,可以实现患者从病床到卫生间、康复治疗区的无障碍自动化转移,极大地方便了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的生活需求和康复治疗,也为科室的医护工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从硬件建设上体现了北京老年医院注重人文关怀的具体举措。
“患者到了我们医院,我们不光是治疗他们躯体上的疾病,更重视的是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技术和人文是老年医学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老年医院更重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精神。”陈兴德表示,下一步北京老年医院将借助医院建院75周年的契机,从宣传鼓动、组织建设、员工培训、环境营造等方面,将医学人文关怀的理念认知、认同和实践,与医德医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在医院“友善文化”等的特色人文基础上,让医学人文建设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安宁疗护中心主任曹凤介绍:“安宁疗护也称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北京老年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成立于2010年5月。目前,安宁疗护服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曹凤表示,在无法治愈的疾病面前,当一个人的生命已经油尽灯枯,所有强行延续生命的措施已经毫无意义时,很多治疗措施,尤其是有创治疗,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痛苦。这个时候,病人及家属更需要的是帮助和安慰。因此,医院特别重视患者的生前预嘱工作,提倡患者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由本人自愿签署生前预嘱,决定自己是否拒绝哪些治疗。“但这不意味着放弃治疗和护理,我们作为医务人员,肯定首先会非常谨慎、认真地对患者的生命状态做一个十分严谨的评估,然后再在医院特设的‘谈心室’中把医生的意见告诉家属,不会当着别的患者的面讨论这些问题。这个‘谈心室’担负了我们科室医学人文关怀的很多使命。”曹凤说。
据介绍,北京老年医院是全国首家三级老年医院。近年来,医院的禹震、宋岳涛、吕继辉等专家先后参与了《老年健康与老年服务名词术语》《老年友善医院评定技术规范》等十余项行业规范的制定,并参与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审定工作。
北京老年医院院长禹震
尽管北京老年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临床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禹震表示,北京老年医院的学科建设很多层面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全国同类医院也大抵如此,这是因为目前尚未出台一个国家层面的“老年医院基本标准”。
禹震从老龄化趋势、老年医院考核办法、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服务性质的特殊性等方面阐述了“基本标准”的重要性。他强调,建立并实施国家层面的老年医院标准,是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行动,“期待国家层面的老年医院基本标准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