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市初步实现“小病在乡镇,大病在城区”就医格局
近两年来,湖北省恩施市举全力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强短板补弱项,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初步实现“小病在乡镇,大病在城区”的就医格局。
继去年争取抗疫国债3.3亿元建设乡镇卫生院整体迁建、市应急指挥中心、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等26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后,恩施市今年投资5.5亿元的市妇幼保健院项目迁建、市儿童医院项目已立项,投资8.6亿元的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已开工。
今年7月,恩施市中心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在全州县市医院中为首家,随后,又启动了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力争在2025年完成目标。恩施市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强化市域医共体建设,在村卫生室全线推行互联网诊疗,实时预约上级医疗机构门诊、检查和住院等服务功能。此外,全市建立完善院前急救体系,设置市级120急救指挥中心,17个乡镇办卫生院急救站,配备救护车辆29台。
图为医共体专家团队送服务下乡。新华网发 舒翼 摄
地处“华中药库”核心区的恩施市山大人稀,持续发力中医药服务,开展“中医中药基层行”“中医中药村村行”活动,建成市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恩施市公立医疗机构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服务,85%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市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标准复审验收,成功创建州级中医重点专科、州级知名中医工作室5个。
图为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新华网发 舒翼 摄
同时,恩施市全面实施“健康硒都”建设和推进“323”攻坚行动,成功通过“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复审,被授予“省级健康促进市”。
恩施市卫生健康局负责人介绍,今后将深入推进医疗体系改革和“健康硒都”建设,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