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文交流”是北二外建校以来的初心使命。近年来,学校全面落实市属高校分类发展要求,以“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凝聚发展合力,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担当作为。
拓展国际视野,全面增强特色人才培养能力
推动“走出去”,北二外全面拓宽国际交往人才培养路径,连续两年成功获批国家留基委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派出377名学生出国交流,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奖17项;与美团、小米、北汽福田等北京本土企业就出海战略、全球化发展人才需求等议题深入沟通,建立学生实习就业共建基地,引导学生选择出海企业国际市场就业,学校2023届毕业生出国深造率达16.2%。
强化“引进来”,持续打造“留学二外”品牌,在籍国际学生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围绕北京故事特色内容创作《一脉传“城”@北京中轴线》等融媒体产品,吸引留学生来北京、扎下根、心相通;多次承办和参与“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短视频征集大赛等,通过外国友人镜头展现北京形象。提升外籍专家服务保障能力,《“白玉兰”共同家园建设行动方案》入选北京市外办“北京民间外交成绩单”。
扩大“朋友圈”,北二外2023年新增21所合作院校,成功加入世界法语大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接待高层次来访团组56个,深化文化教育领域合作,举办UNWTO官员及国际旅游业者“中文+旅游”线上培训班。
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外事外交热点需要
(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2023年8月落户北二外,是全国唯一落实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的文旅研究基地。中心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研修培训、智库研究和产业促进于一体,开展中国—摩洛哥文化与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中阿文旅融合研修班等中阿人文交流活动,向阿拉伯地区和青年学生全面、系统、深入传播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政治外交等知识,有针对性地培养专精于对阿文化和旅游领域的高级翻译人才、高层次复合人才,为中阿人文交流注入新动能。
北二外积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教育合作创新发展。2023年以来,北二外连续两年举办丝绸之路文化和旅游发展高级研讨班暨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和旅游科研能力提升研讨班;2024年1月,高规格承办“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百校合作论坛”。
聚焦有效产出,支持首都国际交往环境建设
北二外党委书记常宇表示,要通过建立区域国别学院、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两个校级科研平台,积极开展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和实践。北二外统筹全校资源,建立了跨院系、跨学科、跨院校、跨国别的合作研究新模式。出版《北京国际友好城市研究——文化市场卷》,连续十六年发布《首都文化贸易发展报告》,承办“北京国际形象建构”学术论坛,开展新时期北京形象海外认知传播研究,作为唯一高校承担《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及分工》任务,在服务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行动计划顺利收官之际,形成成果146项。
北二外持续发挥北京国际志愿服务基地作用,无论是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等首都国际性、高规格赛会中,还是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开馆运行等城市文化发展建设第一线,都有北二外青年志愿者为中外人文交流、为首都建设发展贡献力量的身影。北二外学子以出众的语言能力、专业优质的保障水平和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塑造大国首都形象、北京城市形象和新时代中国青年形象。
北二外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切实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把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继续发挥优势、激发创造、汇聚动能,跑出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加速度,为服务首都发展、推进强国建设贡献北二外力量!(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