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任想)6月6日,中国光大银行在合肥举办推进粮食安全暨种业振兴会议。安徽省种子协会理事长、荃银高科副董事长张琴在致辞时表示,解决好“种子”问题,始终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是种业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荃银高科充分发挥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走出了一条“品种+品牌+资本”全产业链创新之路。
“事在人为、贵在有方、终必有成。”张琴在活动现场用三个词语生动阐述了荃银高科在近些年推进工作中的实践体会。
全面推进种业振兴的任务虽然艰巨繁重,但是大有可为,关键在于“事在人为”。张琴说,就荃银高科而言,正按照“保、育、繁、推、管”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打造“种粮一体化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信息科技驱动,链接种植端、加工端、销售端、服务端等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等主体,让农业更有干头、让农村更有看头、让农民更有奔头。
全面推进种业振兴关键要方向对头、方法对路,这就是张琴所说的“贵在有方”。张琴认为,这个方向和方法就是坚持科技创新。荃银高科高起点聚合六位退休育种专家,立足市场需求,着手建立自主研发体系;同时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共同承担国家项目等多种形式的科企合作;上市后,荃银高科不仅成立荃银农科院,还通过建设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开展科企合作。
“面对种业发展新形势,在农业农村部倡导与支持下,荃银高科又牵头组建‘6+1’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国家棉花生物育种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共同打造民族种业‘中国芯’。”张琴进一步阐述。
坚持市场需求、找准战略定位、强化科技支撑的方向不动摇,在育种研究、实践创新上“百倍其功”,那么种业振兴的目标一定会“终必有成”。张琴介绍,荃银高科目前已实现良种销售至全国20多个省(市、区),出口覆盖20多个国家与地区,种业综合实力、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及海外业务均居全国种子企业前位,2022年,荃银高科各类农作物种子销售1.5亿斤以上,推广面积7000万亩,荃银良种生产的粮食总量达800亿斤,为保障粮食安全以及种业振兴作出了荃银贡献。
“作为省内种业龙头企业,荃银高科将一如既往地深耕种业事业,在推进安徽种业强省和国家种业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张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