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加快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微善治”工程项目——打造“一刻钟职达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加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帮助具有服务专长的人员灵活就业、有意愿的居民快速就业或寻找零工。
“得益于‘民微善治’工程,群众亟待解决的‘小事、急事、难事’有了解决途径。”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介绍,去年,文昌花园社区食堂改造被纳入区里的“民微善治”工程项目清单,改造完成后十分受欢迎。今年,除了打造“一刻钟职达圈”,文昌花园社区还将实施8个“民微善治”工程项目,“我们将通过‘民微善治’工程类项目对印染厂宿舍进行漏水维修,现在大家都特别期待。”
紧扣“群众缺什么,组织干什么”的理念,广陵区自去年起,每年整合2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微善治”工程。其中,工程类项目主要是推进社区环境优化、社区文体功能完善、社区便民设施和公共设施维护提升;服务类项目主要包括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居民文体活动、民生咨询服务、各类技能培训和居民关爱活动等。
为充分满足群众心愿,广陵区探索推动千余名干部下沉一线,带头担任基层“民微合伙人”“民微调查员”“民微观察员”和“民微体验员”,通过问卷采集、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听取驻地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实将群众“心事账单”变为基层“服务清单”。
“为让‘民微善治’工程更快落地见效,广陵区将项目分设为‘ABC’三档,开通‘小微’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明确‘3万元以下C档项目社区审、5万元以下B档项目街道审、10万元以下A档项目区级审’流程,分层分级赋能,让办实事流程更简、效率更快。”广陵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顾冬介绍。
继去年实施491个“民微善治”项目后,今年广陵区将再实施521个“民微善治”项目。这其中,10个镇(街)结合各自区域特点,明确了不少“区域化共性项目”。比如,李典镇围绕流动党员、流入人口的就业、就医、就学、居住等需求,提供特色管理服务;东关街道对辖区421条背街小巷实施万“巷”更新·古城街巷改造与品质提升工程,推动硬件与管理“双提升”;汶河街道推出老城区停车位拓展计划,着力解决老小区停车难问题……“民微善治”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稳稳托起群众期盼已久的“小确幸”。
从就业服务站的暖心对接,到背街小巷的精致改造;从老旧宿舍的渗漏修缮,到跨代共融的社区课堂,521个“民微善治”项目如同细密的针脚,在广陵的街巷里弄间绣出基层治理的幸福图景。以党建引领精准发力,聚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急事、难事,这让城市发展的温度在每一件民生小事的办理中可触可感。 (程可欣 周雨 张雅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