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江苏苏州举办的2023移动云大会“数据库&云原生创新”论坛上,精英荟萃、专家云集,论道数据库与云原生技术发展,为应用落地建言献策,共同探讨云原生数据库产业发展。
本次论坛发布了“中国移动云原生产品体系”,该体系由中国移动历时8年自有业务深度打磨,实现了一云多态、一云多芯、一张云网、一致架构和统一调度。对外提供分布式云原生全场景解决方案,对内打造业界领先统一技术底座。内外融合互补,针对企业用云痛点,提升跨云跨地域算力统一管理、分布式数据服务、分布式应用开发、全链路统一运维等核心能力,最大化释放数据价值,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满足企业用户的多云管理、应用治理、高可用容灾等场景诉求。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PaaS产品部负责人王宝晗表示:“移动云迄今已经有16年数据库产品开发经验,前后经历4个阶段,正沿着云原生路线持续深化演进产品能力。”在数据库与云原生的碰撞融合中,移动云数据库正焕发新生,迸发出无限可能。其高速成长的背后,是移动云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近年来,数据的生产要素属性日益凸显。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纵深阶段,加速“数字化”和“上云”进程,大量的数据价值亟待释放,继续使用传统数据库已捉襟见肘,具备高可靠、高可用、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弹性等特征的云原生数据库,成为企业打破传统数据库瓶颈的首选。
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带来了更加多元化、差异化、定制化的业务需求。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新的业务挑战对云数据库的演进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论坛指出,当下数据库整体呈现出四个进化特征:一站化、Serverless化、架构融合化、全域化。
结合这四个进化特征,移动云着力打造新一代云原生数据库。一是以数据为中心,全面打通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仓库、数据湖、机器学习和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壁垒,提供一致的使用体验;二是基于Serverless架构,从预占资源演进为按需使用、按量计费,使用户专注于业务价值,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三是统一数据处理架构设计,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切换数据结构,减少数据冗余,实现快捷的数据转换;四是自研KOSMOS联邦集群关键技术,提供面向从中心到边缘的全域网络的数据调度能力,实现数据服务无所不在。
本次论坛上,移动云重点推出的两款自研云原生数据库产品He3DB和LakeHouse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据产品负责人介绍,He3DB 100%兼容PostgreSQL、专注于弹性以及高性价比,计算引擎支持一主15备,业务serverless服务化,容量最高可达100TB,为用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数据库服务;LakeHouse基于云原生架构,在计算、存储、湖仓构建三个方向,打造业界技术领先的高性能分析、高效存储、快速集成的一站式数据平台,更低使用成本、更高资源利用率,助力用户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当前,国内自主研发数据库如火如荼,但从市场应用角度,国内数据库市场依然以国外技术为主,尤其是核心业务领域,这一比例更高。数据库自主研发,其核心在于性能与稳定性,难度极大。移动云彰显央企担当,从0到1自主研发卡脖子的数据库内核技术,推出自研云原生数据库产品,为国产数据库崛起树立了极大的信心。
移动云立足自主研发深耕不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承担社会责任,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过程中主动发力、积累实力,其在大数据、云原生等方面的能力也获得中国信通院多项权威认证,并与信通院联合打造《云原生应用方法论白皮书》。结合技术能力,在产业赋能方面,移动云也逐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云原生数据库产业生态,赋能千行百业,加速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价值。
论坛上,来自中国移动内外部的用户单位也分享了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从家庭、到企业、到乡村,我们看到,数据库与云原生的化学反应,正在点亮万家灯火,守护数字未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下,来自中国枇杷之乡——浙江杭州塘栖村的《数字乡村样板间》实践分享让人耳目一新。“乡村振兴光荣使命、‘为国建云’家国情怀的化学反应让我们感受确幸、笃定前行……”塘栖村村长沈其超说。
如果说数据库的云原生演进是一场IT技术革命,那数字乡村的建设,就是对百姓民生各个环节的一次数字化变革,释放“数据价值”,迎来百姓“幸福指数”提升。作为乡村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移动云数据库正在做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更智能、更便捷、更低成本的用云用数体验。
除了与用户单位的联动,移动云也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Elasticsearch、TiDB等名列前茅的数据库保持着紧密合作,建设数据库产业生态,持续丰富移动云数据库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为用户带来业内一流的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加速释放云原生数据价值。
未来,随着数据库和云原生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深度融合,以移动云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云厂商必将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中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力量,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更多行业和领域轻松上云、便捷用数,共享数字经济带来的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