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赵戎)8月19-20日,以“中国式治理现代化与绿色治理”为主题的2023年第十二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在辽宁葫芦岛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主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承办,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作为支持单位。
研讨会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发布了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 )和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指数(CGGI)。
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李维安介绍了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一些值得关注的特殊现象,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比如:在当下的大形势下,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绿色治理(ESG)报告应做统一的强制性要求,这不仅能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也对上市公司融资有益。
指数报告将公司治理状况从定性评价变为量化体现
据悉,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研发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从2003年起至今已连续发布二十一年,共评价样本52037家,被誉为上市公司治理情况的“晴雨表”。从 2018年起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 指数 ,也已连续发布六年,共评价样本6803家。
李维安认为,做好公司治理对一个上市公司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投资人关注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
“我们经常说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怎么叫完善怎么叫不完善?完善的程度如何?对此会有各种程度的评价来表示,而这些评价最终体现为指数,这便是发布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第一个意义。”李维安称。
第二个意义是观察高质量的公司治理在资本市场上能带来什么。综合那些公司治理评价好的公司,把它做成股价指数,然后看这指数跑的怎么样?有没有跑赢大盘?我们发现这个指数跑赢了大盘。这就说明,投资者特别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是愿意对公司治理搞得比较好的上市公司给予一个高于一般水准的估值回报的,这就是公司治理的价值实现,即治理溢价。
第三,我们有很多的监管举措和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要求,都需要了解最后实现的结果如何。这就可以通过治理指数的评价显示出来。
此外,发布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也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实证知识平台。更重要的是,还能对上市公司整个评价估值体系进行重新构造。“我们现在经常讲中特估,中特估很重要,我们应该从价值创造、价值运营和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来构造,这样一个估值才能持续,不会变成一种短期的操作性估值。”李维安强调。
指数增幅放缓、无实控人公司、独董辞职潮等情况需要关注
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报告和绿色治理指数报告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现象,对此,李维安教授提示投资人应特别加以关注。
治理评价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稳步攀升,但增幅放缓。“这表明公司治理方面的很多举措、政策能得到一定的体现。但是要注意,指数的提升幅度越来越小,而且连续三年维持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有大的改革来突破。”李维安解释。
第二,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在独董制度和董事会治理制度方面。
“实际控制人在公司治理中怎么发挥作用?他的行为可能带来示范性,这就需要规范来约束,所以迫切需要在这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李维安称。
第三,董事会治理水平下降了,这方面需要提升。下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独董的集中辞职。
针对独立董事定位不清晰、责权利不对等制度性问题,证监会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前期征求意见基础上,于近日出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自2023年9月4日起施行。
李维安表示,希望上市公司独董管理办法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将公司治理加以完善。
第四,在信息披露方面,社会责任披露增长的比较快,达到了1/3。“这数据我们怎么看?一方面是增加很快,另一方面离要求的还很远。”李维安解释,在国际上,已经不只是要求社会责任披露了,还要求ESG披露。现在在香港以及境外都达到强制要求了,比如欧盟、美国是强制要求披露的。所以下一步整个ESG披露要求方面的任务是很重的。
“没有这些,就会使我们A股的上市公司在国际上被低估,评级上不去。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融资成本高,或者失去融资机会。”李维安进一步表示。
ESG披露是大趋势 强制性、一致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ESG不仅提倡‘自然绿’,也强调‘社会绿’,是‘自然绿+社会绿’统一而形成的公司治理,即绿色治理。”对于目前兴起的ESG潮流,李维安认为,应根据ESG的理念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治理理念,并将绿色治理融入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当中,让ESG报告成为上市公司的“第四张报表”。
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绿色治理(ESG)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两年增长速度加快,但整体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李维安看来,近年来,虽然ESG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披露标准尚未统一,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首先,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亟待提高。目前,ESG披露以自愿为主,强制披露将是大势所趋。
其次,ESG披露不能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评价和披露是把ESG割裂开的,即E是什么、S是什么、G是什么。”李维安指出,实际上要将ESG披露融入到公司治理中,融入到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中,杜绝“口号式”“板块式”的披露,甚至是“漂绿”“洗绿”“假绿”行为。
李维安还表示,加快ESG统一标准势在必行。希望政策层面对ESG披露能够有一致性要求和具体时间表,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进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