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F是越来越受投资者青睐的指数基金,近年来产品规模快速上升,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市场共计有760只ETF产品。
当下ETF依然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那么面对几百只ETF 我们应该如何挑选呢?怎么挑选最适合的ETF标的呢?
一、确定投资方向和目标
投资是一件严谨的事,关系到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收益,投资者在挑选ETF时必须把功课做足,深入研究分析。
ETF虽说是一篮子股票,单只“暴雷”的风险小,但不同资产类别的ETF风险收益特征差异较大。如果盲目投资,那么极有可能面临较大损失。因此在投资前必须要有周全的计划,明确投资方向、投资目标,最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及需求来选择适合的ET F。当前市场上共有700多只ETF,有代表大盘指数的宽基ETF、有代表行业的行业ETF、主题ETF等等,不同类别的ETF产品代表不同类型的资产,因此在选择ETF前第一步是明确投资方向,换句话说你看好哪类资产。
二、ETF基金规模及流动性
ETF属于场内交易指数基金,基金份额在投资者之间流转,因此ETF的流动性很重要,如果成交量不足,不能以理想的价格买卖,交易过程中也会出现买卖滑点,因此ETF的产品流动性是保障正常交易的前提。而跟流动性有直接关系的是ETF基金的产品规模,通常规模较大的ETF,其流动性也相对充裕。
在挑选ETF时可以参考以下2个标准∶
1、基金规模不能小于2亿元,规模太小的产品一来是稳定性较差,二来是单位基金分担的运营成本较高,最重要的是流动性不足;
2、ETF的日均成交额大于1000万元,是流动性的重要保障。
一般而言,挑选ETF时首先要满足以上两条标准,其次再考虑ETF的超额收益,毕竟超额收益可遇不可求。
三、跟踪误差很关键
跟踪误差是ETF的收益率与追踪指数收益率的偏差,体现了ETF对基准指数的相对风险。跟踪误差越大,说明基金的净值收益率与标的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差异越大,简单来讲就是跟踪指数的效果不佳。
ETF投资目标: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一般是完全复制指数成份股的情况下,每年要扣除相应的运作费用(0.6%),原来是100%跟踪现在变成了99.4%,因此产生了跟踪误差。所以,在选择ETF时应选择跟踪误差小的产品(通常小于0.3%)。同理,跟踪误差小也表示ETF复制指数的效果更好。
四、折溢价率
折溢价是基金的交易价格和基金实际净值的价差,在ETF基金中较为常见,通常,投资者在买卖ETF时可以看到两个价格,一个是市价,另一个是IOPV。
市价就是投资者在场内买卖ETF的实时交易价格,而IOPV则是ETF的参考净值。
当ETF价格(市价)<IOPV价格,称为折价。
当ETF价格(市价)>IOPV价格,称为溢价。
折溢价率的计算公式为折溢价率=【基金份额的成交价格(市价)-基金当前实际净值(IOPV)】/基金当前实际净值(IOPV)*100%。正值代表溢价,负值代表折价。
买ETF时要选择折溢价率接近零或者为负值的产品,谨慎买入高溢价ETF。
五、低费率
不同基金管理人的ETF的产品,费率上会有差别。同类产品也可货比三家。根据“ETF之家”统计,当前市场700多只ETF的平均费率为0.411%(管理费+托管费),其中最大值是0. 8%,最小值是0.2%,高低之间相差4倍。以持有100万市值ETF产品计算,每年可省下6千元左右,相当于为投资者贡献了0.6%的投资回报。
对投资者而言,要明确自己的投资方向,选择相应资产和对应的指数,并选出适合自己的ETF产品,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ETF选基方法,应用到实际交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