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垟充分发挥生态、地域发展优势,实施‘富民壮村’工程,统筹资金建设八村联建厂房、智能养菌棚、农产品加工点等增收项目,2022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总量破460万元、增速破25%,创历年新高。”在日前召开的浙江省龙泉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上,竹垟畲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兰雪飞介绍。据悉,2022年该乡荣获浙江省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成绩突出集体。
竹垟畲族乡黑木耳种植基地。
自2019年浙江省委巡视指出龙泉市脱贫攻坚等方面存在问题以来,龙泉市委对标对表抓整改,聚焦重点,靶向突破,以农村为着眼点、增收为发力点、共富为落脚点,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双增”行动,龙泉连续四年获评全省乡村振兴考核先进县,获评全省2022年度山区26县结对帮扶考评优秀县,捧回全省首批“神农鼎·铜鼎”。
“道太乡是全市光唇鱼养殖规模最大的乡镇,市场‘钱’景很广阔。”道太乡安平村党支部书记邹春菊说,“村里有61户低收入农户入股了安平村光唇鱼基地养殖项目,预计每年可以为每户低收入农户增收1300多元,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龙泉市道太乡在城区东北,位于紧水滩库区腹地,水域面积2.2万亩,库湾众多,因水库建设造成的“山多水多限制多、田少地少资源少”的发展困境多年得不到破解,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龙泉市各部门以巡视整改为契机,通过多次前期调研考察,因地制宜,突出优势资源,为道太乡量身定制“一核引领、两轴联动、四驱协同”的发展战略,确定光唇鱼养殖作为主导特色产业,并成功争取2023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龙泉市库区特色渔业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让小小光唇鱼在道太乡游出特色产业共富路。
道太乡光唇鱼养殖基地。
同时,龙泉市委紧盯巡视反馈重点问题开展巡察,发现“乡村振兴‘造血’功能后劲不足”的共性问题,市委督促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落实乡村振兴责任,着力增强村级自主谋划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村集体“造血”能力。
日前,随着最后一台专用变压器的安装到位,历时两个多月的建设,锦溪镇小微园屋顶光伏项目顺利竣工。据了解,锦溪镇通过“集资入股、多村联建、共同受益”的方式建设小微园屋顶光伏项目,该项目采用施工、运维一体化的招标模式,引入专业团队,结合小微园光照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的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图,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益”,确保资产安全和利益最大化。(黄淑慧/文 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