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3月20日电(钟红霞)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3月20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实施意见共9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内容。
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根据实施意见,安徽省将坚决扛稳粮食主产区责任,着力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多种粮、种好粮。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不低于8115万亩、7143.56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以上、产量830亿斤以上,其中,优质专用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占比超80%。
实施意见指出,要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在乡村建设方面,重点是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分类建设、从容建设,由点及线、连线扩面,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安徽将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加强精品示范村和中心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在乡村治理方面,实施意见要求,要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开展第九批选派干部轮换工作。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完成“送戏进万村”1.5万场以上,支持开展“四季村晚”、“和美乡村”篮球赛、广场舞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建设平安乡村,培育推广“六尺巷”“一杯茶”“作退一步想”等调解品牌,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牢牢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坚决守住“四个不能”底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下一步,安徽将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村产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