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团委书记、安徽大学青年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高贵和发表主题演讲
新华网西安3月21日电 今日,以“科教兴国魂 共筑强国梦”为主题的2024高等教育与就业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论坛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指导,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搭建校企深度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新思路,汇聚新动能。
安徽大学团委书记、安徽大学青年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高贵和在主题发言中表示,如何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素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种素养不仅是要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更关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自我适应。
对此,高贵和从大学生就业素养的“变”与“不变”展开分享。他认为,一方面,要培育大学生广博且精深的知识体系、发散却有界的思维能力、创新且能动的行为模式、科技或技能的成长目标。另一方面,要培育大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特质,融通自然、和合共生的理念,跨越时代、传承文明的使命,胸怀天下、同行者众的格局。
高贵和指出,在培育大学生就业素养的过程中,必须想明白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就业兴趣和就业责任,三者不可偏废。当我们总是想着责任而忘记需求和兴趣时,那种看起来理所应当的责任似乎正在慢慢地被弱化。
他提出,内生动力是外在创造力的前提。大学生首先要有内生动力,然后才能有外在竞争力。“我们要鼓励引导大学生用眼睛去看多彩的世界、用耳朵去听缤纷的旋律,把生命注入满满的活力,这才是永恒不变最根本的就业素养。”
高贵和认为,培育大学生就业素养需要牢牢把握几个关键点:
第一,要让学生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导学生深入认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第二,要帮助学生筑牢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投身实体经济的建设发展。
第三,要切实改变片面追求“高素养”,不能认为“捡到筐里就是菜”,导致“水土不服”;也不能“未立先破”,老的饭碗子砸了,新的饭碗子端不住,导致“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