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和福一号”品牌发布暨秦山核电首批碳-14上市启运会在浙江嘉兴海盐县举行,首批符合质量标准的国产碳-14产品正式投放市场。该产品由中国同辐、秦山核电、海盐国投在堆产核素领域共同培育的平台--中核秦山同位素有限公司生产,产量不仅可完全覆盖国内需求,还具备一定储备能力。
首批国产碳-14上市。梁晨刚 摄
此前,我国碳-14进口依赖率近乎100%。目前进口价格约40万元每居里,且存在供应不稳、运输周期长等问题。国产碳-14的问世,将大幅降低成本,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碳-14是重要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在医疗领域,它主要用于幽门螺杆菌检测,辅助诊断胃肠道疾病、评估胃癌风险,也是国家规定新药开发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农业领域可用于检测农作物光合作用、农药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的残留情况;在环境监测、工业生产、能源开发、考古研究等涉及示踪技术的领域,碳-14同样不可或缺 。
2021年国家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建立自主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起,面对能否自主生产碳-14的质疑,秦山核电联合核专业高校,研究国外核电研究堆,经多次可行性计划修改与数据计算,成功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化供应的全链条自主化。生产过程中,企业邀请客户参与质量把关,确保产品契合市场需求。
“和福一号”碳-14产品图。秦山科技供图
“和福一号”产品名称经网上征集投票确定,“和”寓意合作与强核强国,“福”代表核技术应用,彰显“核技载道,福泽苍生”理念。此外,秦山核电生产的钴-60已广泛应用并实现部分出口。未来,镥-177、锶-89等多种紧缺短半衰期医用同位素也将开启规模化生产。
随着秦山核电同位素国产化与市场化推进,将有力推动我国核医药产业发展,促进同位素产业链协同。目前,海盐县同位素产业园已集聚26个相关项目,总投资超9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200亿元,目标2035年建成“千亩千亿”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祝佳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