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5月20日电(记者吴梦桐、吴燕霞)“我们自愿结为夫妻……我承诺,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做到夫妻地位平等,爱您、尊重您、理解您,承担起丈夫(妻子)的责任。”在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刚刚领完结婚证的新人,一同走进颁证大厅宣读誓词,携手开启爱情新篇章。
在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一对对新人在办理婚姻登记。新华社发
这样的甜蜜场景,婚姻家庭辅导师黎柏伶已经见证过无数次。“这里设有中、西式两个颁证厅,厅外的玫瑰花墙也吸引新人纷纷拍照留念,定格爱情的甜蜜。”黎柏伶说,这些精心布置的细节,让每个角落都成为幸福的注脚。
随着仪式的进行,黎柏伶的工作也逐渐深入。“在完成这些有仪式感的活动后,我们会适时进行一些辅导,帮助新人理解家庭责任、完成角色转换。”黎柏伶表示,通过专业的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婚姻的美好,筑牢婚姻基石。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提出,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辅导师等专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方面的作用。
据了解,重庆市民政局聚焦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创新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设立“重庆婚姻幸福热线”,开发“小欢喜”“小别离”系列婚姻家庭辅导工具,持续实施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家和计划”项目。目前,重庆已经组建了1万余人的专业服务队伍(专业社工、律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累计为100余万人次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许多新人因不擅表达让伴侣陷入“爱意不足”的误解,还有的在“谁做家务”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下。在婚姻家庭辅导师的引导下,他们把“一个月至少一起看一次电影”等内容列入“爱的约定”中,将爱意具象化;制定“家庭公约”、共同分担家务。“很多年轻人在接受辅导的过程中,第一次意识到,婚姻不仅是爱情,更是责任。”黎柏伶说。
在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婚姻家庭辅导师黎柏伶(左一)在为一对新人提供辅导服务。新华社发
领证只是婚姻的“第一课”,学会共同成长才是维系幸福的终身课题。为此,重庆高新区为新人打造了“合家欢喜”新婚辅导等特色服务品牌,构建起系统化、专业化的婚姻家庭服务体系。同时,还开展了家庭日、欢喜四季、集体婚礼等活动,凝聚家庭幸福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
“这场集体婚礼既有庄重浪漫的仪式感,又避免了传统婚礼的铺张浪费,以简约方式诠释幸福,这样新颖又节俭的形式,我们特别喜欢!”参与去年集体婚礼的小张夫妻感慨道。
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登记员徐婷告诉记者,今年的集体婚礼在内容、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以营造浓厚的欢喜文化氛围。
在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后的首个“5.20”当天,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排起了长队。望着一对对新人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黎柏伶十分欣慰:“希望更多新人携手步入婚姻后,能够认识到,婚姻不是一次性的宣誓,而是一辈子的共同成长。当‘执子之手’的浪漫感与‘与子偕老’的责任感同频共振,才能托起家庭的稳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