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孙慧)4月23日,在全国预防接种日与世界免疫周来临之际,“健康中国家 疫苗护万家——社区创新实践分享会”在“亚洲最大社区”北京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北京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延峰、副主任华昊、副主任杨英明、预防保健计划免疫科科长许明明等出席,聚焦基层疫苗接种服务创新,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社区实践提升中老年人群接种率,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成人疫苗接种率有待激发积极性,构建科学防护体系迫在眉睫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疾病的增多,成人疫苗接种在预防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减少重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冯录召表示,近年来我国成人疫苗接种率持续下降,形势严峻。很多慢性病患者仍然不知道慢性病处于稳定期是可以接种疫苗的,还有一些患者普遍存在疫苗犹豫现象,原因在于公众健康素养及服务可及性待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冯录召特别提到了疫苗“三件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这三种疫苗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不仅能够预防相关感染性疾病,还能降低并发症和原有慢性病加重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冯录召举例道,北京市的数据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预防某些病毒感染可以帮助延缓认知能力下降。一项大型新研究发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或与降低痴呆风险存在关联。
他表示,未来需加强科普宣传,破除“慢性病不能接种”的误区,并通过智慧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疫苗接种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成人疫苗接种创新模式:资源下沉+服务到家
面对成人疫苗接种有待激发积极性的挑战,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天北中心”)积极探索“资源下沉+服务到家”的创新模式,为提升中老年人群接种率提供了有效探索。
天北中心是由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合作共建,医院与中心之间实现了“管理垂直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同质化、信息一体化”,构建起全地域覆盖、全人群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整合式区域健康医疗联合体”。作为覆盖14.2万人口的超大型社区,天通苑北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21%。面对这一庞大的中老年人群,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升疫苗接种率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延峰介绍,依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垂直化管理模式,中心通过“全专结合”(全科与专科医生协同服务)和“医防融合”两大策略,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社区。他提到:“2024年,长庚医院专科医生下沉至天北中心出诊达4400次,服务患者超过14万人次,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就医便利性和获得感。”
对于老年人接种难题,中心推出了分层服务策略。杨英明说:“针对失能老人,我们组建了‘全科医生+接种护士’入户小组,并建立了术后患者‘苗源预留’机制。对于自理老人,我们则在社区服务站、养老院开设了周末及节假日接种专场。”
在提升服务效率方面,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利用智慧化手段,通过“健康云”平台、电话、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实现分时段预约,有效减少了老年人排队等待的时间。同时,清华长庚医院研发可穿戴设备,动态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为精准接种提供了有力支持。
冯录召对此表示:“数字技术和智慧化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增强了居民对疫苗接种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创新应用能够在基层医疗中得到推广。”
老年人预防接种打通“最后一米” 筑牢健康“守门人”防线
会上,许明明讲述了一位独居老人接种疫苗的故事。一位患有慢性肺心病的独居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前往接种点接种疫苗。得知情况后,天北中心迅速协调接种小组上门服务。医护人员耐心解答了老人的疑问,并陪伴老人完成接种后的观察,确保整个过程安全顺利。
杨英明补充说:“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我们在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米’方面的决心和能力。2024年,我们通过入户评估、健康宣教与精准预约等方式,为老人接种流感疫苗2751剂次,较2023年相比大幅增加。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老人都能及时接种到疫苗。”
延峰表示,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网格化联动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他介绍:“中心与辖区养老院建立了健康联动机制,每周派出医护团队进行巡诊。同时,我们还开设了周六门诊与延时服务,便利上班族和学生群体就医。此外,我们还联合街道、居委会开展了‘健康敲门行动’,为高龄老人提供上门健康检查、疫苗接种等服务。2024年,我们已完成1400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健康管理任务。”
据介绍,天北中心还根据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健康需求,制作了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利用社区广播、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宣传,有效提高了中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接种意愿。
冯录召表示,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经验为提升基层疫苗接种率提供了宝贵借鉴。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借鉴这一模式,共同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呼吁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疫苗接种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