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照顾失能老年人往往成为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如何破解这种困局,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增加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供给的要求,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深入推进“黄扶手计划——居家助老行动”公益项目,并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于2024年7月2日共同发布《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知识折页》,包括“穿脱衣护理、身体清洁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关怀”等十二项护理内容,为失能老年人及家庭的照护者提供知识与技能支持。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本志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改变,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伴随而来的养老问题不仅仅是家庭私事,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特别是让长期困于护理失能老年人的家庭得到支持与帮助。
在“黄扶手计划”的推动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共同制定并发布《知识折页》,希望通过科学、通俗的专业照护知识和技能指导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帮助,以提高其照护能力,缓解照护压力,改善照护者及被照护者共同的生活质量。
《照护折页》中指出,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起居通常不能自理,常伴有吞咽、言语、行动、认知功能等障碍,需要他人的照护才能延续生存,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巨大困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已达4500万。随着老年人口基数逐年扩大,失能老人群体也在扩大,但与之相匹配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长护人员则极为短缺,而大多数失能老人仍然要依靠家庭的力量进行照护。客观上,这些家庭迫切地需要掌握照护失能老年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掌握失能家庭照护的一些基本常识,对于提升失能老年人及家庭的照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必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存泰教授说。
《照护折页》涵盖了针对失能老年人的十二项照护内容,包括穿脱衣护理、身体清洁护理、饮食护理、吞咽障碍老人的饮食护理、口腔护理、排泄异常护理、皮肤护理、压疮护理、体位转移护理、管路护理、安全用药和心理关怀等。《照护折页》在编撰过程中,注重将老年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家庭照护者“看得懂、用得上”的科普知识,并以口袋折页的方式呈现,易印刷、易发放、易携带、易使用,是一份通俗实用的照护指导工具。
例如,饮食护理中提示,提前关闭电视及其他电子设备,进食过程中不交谈,避免打扰;不催促、不强迫进食;食物细软,不宜干、硬、脆,切碎煮烂;控制每餐进食总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进食过程中老人取端坐位或床头抬高30-60°的半坐卧位;进食后,保持坐位或床头抬高体位30分钟,避免翻身、叩背等。压疮护理中提示,勤翻身、勤换洗、勤观察、勤整理、勤活动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压疮的发生;每天至少观察一次皮肤,使用不含消毒剂的柔软湿巾或棉布擦拭皮肤;对于长期卧床者,每1-2小时需更换一次卧位,右侧、仰卧、左侧交替进行;体位变换时,应抬起老人身体,避免拖、拉、拽;抬高床头时,不超过30°;发现压疮后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寻求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支持等。
张存泰教授谈到,一本《照护折页》虽然可以满足对照护知识的了解,但是无法替代专业医护人员对这些照护者的示范式和互动式的指导。若能组建由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和健康管理师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进社区、下基层,手把手地教照护者相关技能,让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照护者们与专业人士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他们有“不懂就能问”的依靠,在一定程度上能进一步缓解居家照护的身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