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实施防汛防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实施体系建设、固本强基、应急素质、规范标准、保障赋能5项提升行动,进一步推进防汛防台抗旱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
贯通“1833”联合指挥体系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山区面积超七成,梅雨、台风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浙江面临的洪涝台旱挑战增多,防汛防台形势严峻复杂。
为此,浙江省创建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以1个联合指挥部为核心统领,聚焦重点领域形成“8张风险清单”,以提示单、预警单、管控单“3张单”为管控手段,通过1条消息、1个电话、1次视频“3个一”手段叫醒关键人、激活全体系,持续提升统一指挥、整体协同、一体作战能力。
此次方案进一步明确,持续构建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到2024年,初步构建一贯到底、权责明晰、协同高效、运转顺畅的防汛防台抗旱联合指挥、联合保障、联合救援体系;到2025年底,防汛防台抗旱体系和机制建设持续优化提升,重点地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与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同步完成,防治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方案提出,聚焦建体系、夯基础、提能力、促规范、强保障5个主攻方向,组织实施5项提升行动、20项主要任务,重点是贯通“1833”联合指挥体系,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与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14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有机结合。
组织实施5项提升行动
根据方案,浙江省将着力推进5项提升行动。
在体系建设提升行动中,方案明确全力打造贯通省市县三级的联合指挥体系、联合救援体系、联合保障体系。在建强联合指挥体系方面,要推动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整合设立,完善高等级预警联合值班会商机制,制定重大灾害现场指挥部运行机制,建立人员转移全流程管控机制,制定人员转移操作规范等。
在固本强基提升行动中,方案明确通过夯实防汛减灾工程基础、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推进防汛防台地理信息要素图集编制、强化抗旱用水保障4项举措。其中,在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方面,将强化中高风险地区基层适用、实用、易用的装备设备配备,2024年底前构建村(社区)群众临灾响应自救互救机制。
在应急素质提升行动中,方案明确通过推进应急指挥员培育提升、推进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提升、推进应急队伍训练质量提升、优化抢险救援队伍编组编成、推进社会公众安全素养提升5项举措,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社会公众的应急素质。在推进应急指挥员培育提升方面,将制定应急指挥员队伍分类分级建设与培养规划,打造指技合一的指挥人才,开展指挥人员逐级轮训,分期分批组织“一学四练”(学理论、练指挥、练协同、练技能、练作风)。
在规范标准提升行动中,方案明确通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方案、健全防汛抢险救灾标准规范、完善综合减灾标准、健全责任考核机制4项举措,健全完善各类标准规范。其中,对于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将强化防汛防台督导组工作机制,加大应急响应期间隐患排查和闭环整改的考核权重。
在保障赋能提升行动中,方案提出通过强化监测预警支撑、迭代升级联合指挥平台、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强化巨灾保险赋能4项举措,推进多要素协同、全社会参与。在强化监测预警支撑方面,将建立递进式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健全预警响应联动闭环反馈机制,实现应急措施确认闭环;持续推进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和显示大屏应用,提高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和偏远区域预警信息传播接收设施普及率。(记者徐文标 通讯员陈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