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间,爱尔眼科发布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2024年录得营收、归母净利润209.83亿元、35.56亿元,增幅分别为3.02%、5.87%;2025年一季度持续向好,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7%、16.71%。
回望2024年,是行业直面挑战的一年。宏观环境经历了见底和企稳,与经济相关性较高的部分选择性眼科需求出现放缓趋势,业内各家医疗机构经营状况出现分化,全行业进入了“拼韧性”的阶段,但挑战的环境也试出了真金。
爱尔眼科除了在去年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在门诊量和手术量上也持续攀高,全年实现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
综合成果与方向可以看出,2024年正是爱尔眼科以“新”攀高的一年:一是质效之“新”:营收与内含价值再创新高;二是方向之“新”:医教研一体化、国际化、患者服务齐发力,凸显对价值与长期的坚守;三是生产力之“新”:构建数字眼科新质生产力,布局多年的科技禀赋持续兑现。
质效之“新” 业绩增长彰显韧性
企业竞争优势和业务能力,在经济调整期往往更为凸显。所以,2024年这份年报,对各家眼科机构来说格外具备“分量”。
根据爱尔眼科最新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2025年一季度稳健“开局”,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24亿元、10.5亿元,同比增长15.97%、16.71%。
与此同时,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1+8+N”战略布局,夯实全球医疗网络优势,提升行业影响力。公司成立了长沙医学中心引领集团的医教研水平全面提升;区域眼科中心上海爱尔、南宁爱尔湖北爱尔、安徽爱尔、沈阳爱尔、贵州爱尔已投入运营,这也意味着,公司的重大项目建设期已告一段落,未来将向“高度”持续发起冲锋。
方向之“新” 新举措释放新动能
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背后是体系的协同运转、上下同欲。而层层的战略制定到落实执行,最终会体现在患者数量和服务质量上。
年报数据显示,爱尔眼科实现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通过智慧医院平台等多种方式完成160余万人次的满意度调查,总体满意度近99.0%。
观察具体情况,爱尔眼科有几个方面表现亮眼。
首先,学科建设进一步夯实,全眼病、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提升。眼眶病、眼肿瘤、神经眼科、病理检测等学科建设不断建设和完善;巩膜镜技术诊疗门诊、视觉康复及训练门诊、儿童干眼门诊、飞蚊症门诊等专病门诊不断丰富“全眼科”内涵。同时,通过加强眼科诊所建设,AI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结合,使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优质的眼科诊疗服务。
其次,“含科量”持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共获批纵向科研项目73项,公司专家共发表论文161篇,其中SCI/Medline期刊收录论文103篇,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论文43篇。公司正式成立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开展疑难复杂眼病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以带动全集团医疗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同时,“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力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强。去年,公司收购Optimax集团进军英国市场,拓展非欧元区加速增长的“新版图”。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境内共有医院352家,门诊部229家,境外已布局163家眼科中心及诊所,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同年公司成功主办了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等全球眼科领域的国际盛会,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生产力之“新” 数字眼科持续发力绘制未来蓝图
在长沙轻击鼠标,千里外的患者形象及病历资料在大屏幕上清晰显现;站在爱尔眼科大数据看板前,诊疗数据、管理数据、经营数据、科研数据伴随着全球化布局和智慧医院的运营,实时滚动更新;AI智能客服24小时实时在线,及时响应……
这些都是实际发生在爱尔眼科数字化眼科的应用场景。“让技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早在 2018 年爱尔眼科就启动了数字化转型,推出“数字眼科” 模式,近年来,公司加强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数字技术领域的战略合作,探索构建“爱尔AI眼科医院”,眼下正加速释放出数字眼科“算力”,让人工智能的高水平服务普及到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医疗服务中,以此惠及更多基层患者。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AierGPT在世界近视眼大会上正式发布,有效赋能眼健康科普、诊疗、培训及健康管理;上线爱尔数字人爱科(Eyecho)应用于虚拟导诊、健康教育、品牌宣传等多个场景;远程医疗合作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等自研医疗系统,都在不断提升爱尔的学习效率和临床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当下走稳,未来有序。综上,爱尔眼科营收、净利两大关键指标增长,绝不只是量的变化,而是其以“新”攀高、强化高质量发展内核的长期坚持,在财报数字上的最终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