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红叶指南”,忍不住就会嘴角上扬,那是江南“最美的秘景”。
夏日的指南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遮天蔽日的枫香,斑驳的光影透过缝隙洒在石径小道上,天南地北的游客鱼贯而行,到处是咔嚓咔嚓的“打卡声”,寻觅着“诗与远方”。
走进“遇见指南”民宿,院子里竹椅打着小盹,摇晃着斜阳,一阵山雨袭来,滴滴答答如珠玉落盘,沉淀时光,眨着明媚,抚摸着心之小鹿。
窗外幽深的木门,半遮半掩,凌霄花爬上木栅栏次第吹着喇叭,满眼都是红得撩人、绿得浪漫。我与村书记卻华锋面对面坐着,像“高端访谈”。都说环境能改变人,在如画的风景里耳濡目染,眼前这个性格粗犷的山里人,也变得沉稳儒雅起来,只是眉宇间刻着风霜走过的痕迹。
卻华锋说,知道太湖的源头吗?门前听水响,窗外闻鸟鸣。我们这个地方就处在太湖源头,天目山东麓的指南山上,平均海拔600米,由指南、塘顶两个自然村组成,220户,652人。一年四季季风强盛,年平均气温约16摄氏度,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阳光正好。卻华锋抿了抿嘴,风趣地说:“负氧离子啊,多得吃不完。”受感染,我也深呼吸,这空气还真是甜甜的。
指南村不光自然风貌有颜值,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样出彩。要读懂它,那就要从指南的“古”说起。古姓、古塘、古树、古祠、古庙、古宅、古墓、古井……它们像在月亮之上,生长在“天宫”里,如斯千年,历久弥香,在沉静中迎来了新的生机。
古姓,全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姓“郤”,相传是春秋时晋国大夫叔虎的遗族,到底源出何地,为何归隐,留待考证。
古塘,也称“天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蓝天白云在村中央的方塘里缱绻,相传是仙女沐浴之池,已无从考证是何方神圣开凿的。
古树,村庄四周有500年至10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340多棵,银杏、红枫、铁木、麻栗、马尾松、金钱松等二十多种珍稀名木,其中颜值最高、数量最多的当属枫香、银杏和天目铁木。每到深秋,金色的银杏、火红的枫香、深褐的杉树,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古祠,村里最古老的祠堂,有300多年历史,目前已打造成“村庄客厅”,看书、上网、下棋、谈天说地,穿越古今,是村民和游客的“精神家园”。
古庙,莫家古庙,有着1200多年历史,至今保留着千年碑石,有一种洗尽铅华的古朴,历经万世的沧桑。
古宅,村中保存着六幢明清古民居,高耸的马头墙,白墙黛瓦、雕梁画栋、青砖斑驳,依然可以感到当年宅子的辉煌。
古墓,从村中古墓流出的古石器和古钱币,据考证,至少春秋战国时期指南先人已在此开枝散叶。古墓无言,但蕴含着千言万语。
古井,“古井涟漪”,是村里又一处网红打卡点,几棵千年枫香树环抱着一口黑褐色石板围成的古井,“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水的透亮,水的甘洌,让人想到杨万里的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遥想当年挖井人与种树人应该是同朝代吧。
在指南史陈馆,一件件器物、一帧帧照片、一段段记叙,在历史的履痕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斗转星移,跌宕起伏,诉说着昨天的故事和今天的从容,它来自历史、融入现代、奔向未来,一砖一瓦、一枝一叶、一颦一笑,见证了一个山村的变迁,镌刻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古道蜿蜒,林木幽深,沐春风而行,向暖阳而生。早期的指南村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小山村,因缺水少田,村民们一年四季都食不果腹,大部分时间要靠吃国家救济粮,番薯、土豆、玉米等是主食。
穷则思变,1965年冬天,指南村党支部书记刘生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男女老少齐上阵,以“愚公移山”精神,用最原始的工具,肩挑背扛,昼夜奋战,改造出了470余亩高山梯田,修筑了六个山塘水库和1000余米长的水渠,用以保障生活用水和梯田灌溉。
到了1969年指南村不但自己解决了温饱,还有余粮上缴国家。
指南的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创造的四季画卷。
春天,希望的嫩绿爬上树梢,在梯田间、在村庄里泛出婉约的江南;夏天,热烈的翠绿铺满角角落落,每一个云淡风轻的朝暮,都有暗香盈袖;秋天,满山红叶似彩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有美好都值得奔赴;冬天,指南的初雪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些,放眼望去,白茫茫的纯净让人不忍踏踩,古树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开出了一树雪花,梅香疏影,煞是好看,吸引越来越多游客闻名而来,感受远离城市喧嚣,回归乡野自然的那份恬静淡定。
导游朱红萍介绍,去年11月19日,疫情尚未放开,指南村实行限流,但还是涌入了18000余人,前来赏秋。然而,就在二十年前,指南村还是个无人问津的地方,由于交通、信息、土地、空间条件的制约,崇山峻岭里的指南村,一度在温饱线上徘徊,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湮没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
时任乡党委书记王炅,带着乡团委书记马锡钧,卷起铺盖上了指南山蹲点调研。
王炅最初的想法,是想把指南村从山上搬下来,经过一番调研,改变了主意:指南村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村庄周围古木参天,疏影横斜,村中有十五亩大小的“天池”,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倒影涟漪,得天独厚,这好山好水好空气,就是最大的卖点。马锡钧还带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按图索骥,循迹溯源,他甚至怀疑陶渊明到过指南村。
2003年的春天如清新牧歌,吹拂着这个云端上的村庄,其时“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从萧山梅林出发,席卷而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等待观望,越等越落后。潘阿坤接任党支部书记,大刀阔斧抓环境整治,“我们再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了”。镇党委书记王学超请来了乡村规划师,提出“留、降、改、建、用”五项措施。村支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推动美丽生态、美好生活、美丽经济“三美”协同。2010年、2011年创建了美丽乡村精品村。
2015年指南村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对村中8幢房屋的降层、83幢房屋的外立面改造、村中道路的拓宽、庭院整治、电线上改下、路灯铺设等,成功创建了杭州市首批特色小镇“红叶小镇”。当年11月17日举行开街仪式,引来江浙沪大量游客。
通过2017年村落景区、2018年国家3A级景区和2019年示范型村落景区的成功创建,指南村的基础设施和景区设施越来越完善。
指南的农家乐、民宿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2014年的11家农家乐到2022年增至105家(其中29家民宿),山货店22家,麻糍店6家。2020年通过乡村运营单位的运营,引进了“天空之境”“红叶文创咖啡馆”“南山露营”,连续举办七届红叶节、非遗“太平灯会”、梯田大地艺术景观、孵化“指南十八碗”等项目,进一步做长产业链,丰富指南的文旅业态。
风吹夏花,云倾流年,每一朵都充满了灵性和诗意,每一次变化都令人惊叹。驻村领导刘葆法体会最深的是房屋降层,“天池”周边的房屋要从四五层降为三层,起初老百姓不愿意啊!通过做思想工作,党员带头,12户民居全部进行了降层,“降出了天际线,露出了山脊线”。
俞军涛兄弟的民宿从四层降为三层,房间数从26间减少到11间,年度经营收入却从原来的10万元提高到50余万元。老百姓尝到了“房子降下来,环境美起来,游客多起来,收入高上去”的甜头。
目前,指南村80%的劳动力都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2022年指南村游客接待量突破64.4万人次,旅游产业收入6480万元,村集体收入8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8万元。指南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7项国字号荣誉。
与山水共清欢,看岁月暗生香。返程路上,阳光斑斓,微风含香,脑海里萦绕着“村集体收入8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8万元”,这是一组幸福的密码,是一串暖心的数字,这是“千万工程”的真理伟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让老百姓富起来,有获得感、幸福感,不正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么!
指南村的光阴,晨昏相依,恣意开落,星河万里,云霞满天,是养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风吹过来,吹动发梢和裙摆,心底静静生欢,人间至美,且四季皆合时宜。(俞和良)